郭彦如
一、多批少改,指点迷津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时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激励和指导,是“批”,不是“改”。原因有二:
其一,教师应避免用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作文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其更怕作文。作文是用笔“说话”,如果一个刚刚说话的孩子,父母每每“精批细改”,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予以指责。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将因此少言寡语,最后成为不爱说话的人。这与教师批改一个刚学作文的学生的作文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其二,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需要知识,也需要能力。知识需要广泛阅读大量积累,能力则需要多写多练,特别是需要教师用心批改,用心讲评。所以,教师批改既要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指点迷津,又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词句”,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批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从范围看,对于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上的优缺点,应着重批改;从问题的性质看,对那些屡改屡犯的错误,也可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改。估计学生自己可以改正的,可用批语点明。从年级特点来看,按《课标》要求,三年级改错误明显的句子,四年级改有错误的句子,五年级改内容、词句、标点错误,六年级改一篇作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自改,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竟不需改,乃有济也。”这段话告诉我们作文批改的深层次要求,是学生自改。学生自改有以下好处:
1.能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自改作文需通读全文,认真思考题目的要求,自己的文章从几个方面来写?把文章的内容与题意要求对照起来看,针对存在的问题,补充或删节有关内容,这样,学生对文章的审题、谋篇、选材、遣词造句进行了二次思考。
2.能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写完通过轻声读,发现错字、漏字、语句不通等及时改正,易养成自我检查改正的好习惯。
3.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给方法,让学生先自改,再交老师批改,文章中错别字、病句等会大大减少,客观上避免了满目红点,教师就能着重从谋篇选材、训练重点等学生难以把握的方面加以批改,学生也由此增强了自信心。
4.能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改,体会其中甘苦,会更加尊重教师的批改。
学生自改作文,可以用以下方法:(1)轻声朗读,及时修改文章中的错字别句。(2)对照题目边读边想,修改文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错误。(3)边作边改,学生作文、老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中引导启发,让学生自改。(4)边抄边改,即在抄写时,发现不妥及时修改。(5)教师批改后发现学生作文写得不符合实际,组织学生再体验观察,然后要求学生修正。(6)互相批改。由同桌或同班其他学生交换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