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对“过程导向”课程理念的理解,借助《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情境,阐述了教学实践中“过程导向”课程理念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过程导向;模拟电子技术;职业技能;职业关键能力
“过程导向”旨在以直面生产工作过程的具体任务为风向标,将其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职业人的培养开始,感受和塑造其某一工种或职业的职业道德,使其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习得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获得专业成长的职业关键能力。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过程导向”课程理念为指
导,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职业人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整合课程内容,制定周密的课程授课计划
在传统的中职教学中,《电子技术基础》往往与《电子测量》课程是分离的,重在理论的传授,是只针对电子电路原理的“学习。学习本应是一种认知的持续稳定的变化过程,而传统的学习可能使学生成为只会说,不会做的书呆子。在“过程导向”理念指导下的《模拟电子技术》不仅结合了《电子测量》、《测量仪器仪表》的相关知识,而且也包括了《电子工艺装配工艺技能与训练》的相关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行业认知以及行业行为习惯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方面,因为强调具体生产任务的完成,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获得真正的专业技术进步,并不断使自己的职业能力提高,这也正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对未来教育的期望——职业关键能力的不断提高。
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中职教育《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课程计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结构,借助“过程导向”理念,在一体化教室施以网络结构式的教
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完成相应岗位的技能习得,培养每个模块蕴含的岗位能力。
争取每个有效的40分钟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核心是师生双方在使用共同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自成长了多少,收获了多少,发展了多少。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必须对每堂课的40分钟进行精心设计。
围绕“过程导向”课程理念展开教学根据教学计划中确定的岗位能力展开单元教学。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链条及与岗位能力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通过“是什么”,对现象进行描述;了解“为什么”,获得职业关键能力的提升;思考“怎么样”,习得相应的岗位能力。如在对三极管器件的识别学习中,通过万用表无数次的测量,观察现象——某一电极相对另外两电极有“单向导电性”,另外两电极只有与该电极有“电”连接的时候,才会出现指针偏转,且偏转的角度不完全一致。只有对三极管的结构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一现象,才能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侧面,才能指导三极管的识别和检测。若干次的观察会发现某一比较稳定的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才能指导下一步的职业行为,进而形成稳定的职业能力。“网络式”探索伴随着所有的学习资源一一展开,伴随着对现象的理解,在学生回答一个个“为什么”的过程中结束。在这样充满思考的课堂里,学生的个体认知技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和提高。在职业情感的不断认同过程中,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围绕“过程导向”的课程理念展开教学,教师要牢记生产过程的能力培养,为发展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职业认同感。
选择有效的教学资源展开教学这里“有效的教学资源”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选择的资源有效,二是有效利用选择的资源。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主媒介,师生的活动只有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才能有效地展开,只有对已选择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模拟电子技术》的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精心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互动的情况,对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使用示波器对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测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测试,深刻理解整流桥“直流侧”、“交流侧”,才能对示波器的“公共端”具有客观的认识,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教学资源的选择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记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过程导向”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资源,要围绕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获得而进行选择,同时要合理利用和开发已选资源,使其效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学生在职业关键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对各个岗位的能力模块再次分层在生产过程中,任何岗位能力都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若干“技能要素”组成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只能将这些技能要素一一落实,从点到面实施教学,才能使理论学习切实指导实践。如前所述,同样是认识三极管的结构,在三极管管脚识别和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学习中,应有所侧重,前者的c、e脚识别,是因为两个PN结的结面积不同,使测试获得不同的电阻;后者的电流放大作用,则是因为发射区的杂质浓度远远大于基区,也大于集电区的杂质浓度,载流子由于浓度差形成了热运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形成定向运动而体现的。只有在具体的岗位能力的要求下,才能有效分解若干“技能要素”,才能让每个40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展开,使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在“技能要素”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提升。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教师同样需要积极有效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课后及时反思与总结,对指导后续教学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对象具有相似的生理特征和职业认识经验,但由于学生主体的认知差异,表现出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不尽相同,课堂反应也不尽相同。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将成为“纸上谈兵”,学生职业技能的习得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是遥不可及。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反思与总结,不论是在提供个别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方面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养成尤为重视,教学反思和总结主要侧重这两个方面。把当天的教学情景完整地记录下来,尽量给出理论解释,在不断的记录和思考中,教师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景轩.姜大源畅谈职教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16).
[2]Koch Johnnes,Meerten Egon.过程导向的专业化训练——职业教育的范式转变[J].刘邦祥,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文喆.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OL].(2007-06-27).http://www.pep.com.cn:82/200406/ca470364.htm.
作者简介:
田玉瑛(1976—),女,山西河曲人,教育硕士,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