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导入 构建高效课堂

2009-05-29 02:08程菊峰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和氏璧鞋匠香港

程菊峰

低效导入,低效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但时下有些课堂的导入差强人意。请看某教师《鞋匠的儿子》的导入部分教学片段。

师:(媒体显示肖像画)他是美国第16任总统,有“卓越的演讲家”之誉。他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统一,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胜利时仁慈,最终功成身亡,成为正义事业的伟大殉道者。1962年,一批著名的历史学家聚在美国,把到当时为止的31位美国总统进行分类。这次投票选出的5位伟大的总统中,他名列榜首。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美国总统林肯。

师:对。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在对他的称谓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词?

生:伟大。

师:是呀,他的伟大不容置疑!可是,这位为后世敬仰的伟大人物,第一次在美国参议员公开亮相时,竟遭到了整个参议院的刁难。这仅仅因为——他只是个——鞋匠的儿子!(板书课题:鞋匠的儿子)

师:你见过鞋匠吗?在哪里见过?他们是什么样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在菜市场外面的一个小摊子上见过鞋匠,他守着个破摊子,围着破围裙,十分邋遢。

生:我们家小区里有一个鞋匠,他平时总是蹲坐在小摊子后面,等别人来修鞋。他住在自行车棚边的一个小矮房里,看上去他们家生活挺贫穷的。

师:鞋匠往往处于社会的底层,而林肯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所以,对一个鞋匠的儿子当上了总统,整个参议院都万般尴尬。

[分析:导入用了十分钟。从课堂的实践效果看来,面对着一开始迎面而来的深奥内容、大量密集信息以及蜻蜓点水式的人物事迹介绍,大多数同学反应不过来,显得被动、麻木、茫然。紧接下来对于“伟大”一词,就难逃“贴标签”般生硬的结局。揭题之后关于生活中鞋匠的认知交流,本意是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感受到身为鞋匠的儿子能成为总统是多么的不容易,可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不恰当。造成交流的时候拉拉杂杂,指向不明]

有效导入。行之有法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新课究竟如何导入才能提高课堂品质,成就高效课堂,请欣赏特级教师刘志春的三个教学片段,领略三种不同的导入方法。

之一:预习导入法。

师: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文吗?

生:(齐答)生命桥。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遍数不等,最少三遍)

师:看看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两个生字词了解多少。(出示:山涧、目瞪口呆)你觉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山涧的涧不能读成第一声。

生:目瞪口呆的瞪不能读成第一声。

师:(出示插图)两山之间最底下图上没有画出来,猜一猜,下面有什么?

生:应该有水。

师:为什么?

生:我想山涧的涧的左边是三点水,应该与水有关。

师:有道理。那“目瞪口呆”是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惊讶而发呆。

生:因为吃惊而愣住了。

师:(指名几个同学起立)老师喊“预备齐”,你们就一齐“目瞪口呆”。

生:(一齐做目瞪口呆状)

师:(指起立的同学)这时的他们就叫——

生:(齐答)目瞪口呆。

[分析: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有三:一是为了让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之上。比如课文生字不多。学生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就没必要再检查性的让学生朗读了。二是了解生字词掌握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弄清读音,并且根据象形字的特点大致弄清字词的意思。三是利用教学“目瞪口呆”的机会,初步弄清“目瞪口呆”的意思,营造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之二:背景资料导入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将相和》。大家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有突出的表现。先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交流一下。

生1:我从《历史简明》上查到了关于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赵惠文王名臣,奉命带和氏璧入秦,当庭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之会,使赵王未受辱,因功位列上卿,位在廉颇之上,颇出言不逊,扬言必辱之。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忍让,终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随成至交。

师:你的这段材料选自《历史简明》,含有文言文的内容,我们把文章学完以后,你再来把这段材料介绍给大家,会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这么长的课文。用你这几句话就概括了。

生2: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收集到关于和氏璧的简历: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采到的,所以被人们称为“和氏璧”,此璧几经坎坷才被发现是一块世上无双的无价之宝。玉璧到了赵惠文王手里更是被万分珍爱。

师:你读了课文想了解和氏璧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生3:我从《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查到和氏璧颜色光泽、纯洁无瑕,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炉;夏季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

[分析:在入选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事件是在某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了课文的历史背景。这些环节的设置符合新课标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拓宽语文学习资源,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进一步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

之三:综合导入法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我知道大家已经收集了好多有关这篇课文的资料,请大家自由介绍一下。

生1:我知道香港有许多名胜,有万佛寺、太平山顶、香港会展中心、浅水湾、海洋公园、香港公园等。

生2:我知道香港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建设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生3: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区,区徽是紫荆花,现任最高行政长官叫曾荫权。(有学生鼓掌)

生4:香港是由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四个部分组成。鸦片战争时期被迫割让给英国,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生5:英国人靠侵略强行管制香港整整150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生6:香港现在是亚洲最大的旅游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被人们誉为“东方之珠”。

生7:我知道有一首歌叫《东方之珠》。(唱)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好像不是“向东流”,想一想,应该向什么方向流?

生8:应向南流。

师:为什么?

生8:课文第一段写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香港应该在南边。

师:有道理!课前我看到一位同学带来一张地图,请你把香港的位置指给大家看。(生9指地图上香港的位置)

师:请刚才这位同学重唱一遍,好吗?(生7重唱)

[分析:把有效的课程资源巧妙穿插,把收集来的文字资料,熟悉的音乐,不很陌生的图片等多种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交流资料,学生了解了香港的名胜,香港的过去,香港的现在以及香港为什么被人称为“东方之珠”。接着《东方之珠》这熟悉的音乐走进课堂,它以旋律和节奏直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了解香港的位置。采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有效导入,留心要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大体上要符合三个要求。

(1)有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2)有针对。课堂导入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3)有新意。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越好。

有效导入,注意事项

(1)课堂导入,时间不宜太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导”无定法,不能生搬硬套。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不能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必须因材施导,因材而入,采用不同的有效的导入方式,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的导入如同那“转轴拨弦三两声”,为高效课堂增色许多。

(责任编辑:梁媛)

猜你喜欢
和氏璧鞋匠香港
辗转相传
完璧归赵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哲学家与鞋匠
四颗补鞋钉
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完璧归赵
香港ifc商场
美玉和氏璧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