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飞
笔者应邀担任了江苏省南通市某区高中思想政治课评优课的评委工作,一连两天听了十多节思想政治课,感慨良多。总的说来,目前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断地优化,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如课堂上教师单极表演式的一言堂少了,师生间互动探究的气氛浓了;单纯的知识结论性教学明显少了。对知识的过程性展开明显多了;一切为了考试的教学应试性痕迹有所淡化,而教师们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培养的意识性不断增强等等。但是,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还基本上只是停留在诠释教材知识内容这一比较浅显的层面上。优课评比尚且如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这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这种“停留在诠释教材知道内容上”的不良现象,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缺乏”上:一是缺乏对教材知识的恰当的深化延伸过程;二是缺乏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拓展运用环节;三是作为执教者,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和技能,尤其是技能上的普遍缺乏。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表现,结合所听的有关课例,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说明,但愿能引发我们中学政治教师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深化延伸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对现成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所以,教材知识不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完全拘泥于教材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观是背道而驰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深化延伸。参赛选手小张老师在和学生一起探讨“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内涵及意义”这一知识点时,例举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企业的分配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让学生感悟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如何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他还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该企业采取这样的分配方式的积极合理之处,这样“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内涵和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也就在师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最终由学生自主获得相关结论。初一看,这一教学过程可谓无可挑剔,对教材知识的诠释可以说是一清二楚,相当到位。在探究完这一知识内容后,小张老师马上就进入了下面内容的教学。但作为听课者的我,总感到有些意犹未尽。我想,如果我们教师能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目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借着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探究,让学生了解当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劳动要素在分配过程中占比例过少的问题,从而延伸到十七大提出的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重要结论上来,这样做的同时,又为下一框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内容的教学埋下伏笔。这样对该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延伸,引领学生向思维的广深发展,教学效果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些呢?听课过程中我们屡屡发现,每每到了应该进行必要的深化延伸的时候,执教者却戛然而止,而这时候,我们几位评委老师无不扼腕叹息。
新课程观特别强调,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完全是教材内容,书上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考试也就考什么,师生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否则就被扣上“超纲”的帽子。这就是我们过去课堂教学所遵循的陈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课程观启示我们,对书本知识点的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必要的时候跳出书本,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化延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从知识的本质上讲,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所以课程的发展与创新是必然的,教学内容的适当的调整延伸和深化拓展也是必然的。
二、学以致用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奉行的最高准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我国古代一个人,想学好一门立身的本领,他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于是他拜了名师,日夜苦练,终于学有所成。可最后这个人却穷苦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学以致用,要能将知识转化为效益,对我们没有用的无法转化为效益的知识我们学它干嘛呢?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当然是学以致用,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生活中的难题或者思想上的困惑等等。但往往就在这个看似简单清楚的问题上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教学过程中缺乏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拓展运用环节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完某一知识后,拿出几道选择题或者简答题、辨析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这样做尽管有一定的应试痕迹,但我认为也是需要的。一则学生毕竟是要参加考试的,再则这一方式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我觉得就没有能够很好实现我们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因为仅靠做几个题目肯定是无法完全体现“学以致用”的全部要义的。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其实质还只是停留于对教材知识的诠释层面。在听参赛选手们执教“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内容时,我们多么希望他们在与学生们一同分析完“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后,能让学生再列举一些我们生活中类似“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例子,并就如何克服这一现象进行广泛探讨,拿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措施;多么希望参赛选手们在运用书本上的“木桶与木板的对话”这一例子进行教学时,让学生进一步就如何解决我们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短板”现象进行出谋划策,并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方案。可惜我们几个评委老师始终没能如愿。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当然与我们的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拿高考来说,过去的高考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有时尽管也提出所谓的“能力立意”,但仔细分析,也只是表面上在讲考查学生的能力(基本上是应试技能),其实质还是在一味地在考知识。其实,以应试的模式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得到的。一些省区已经开始的新课程下的新的高考已经在这个方面作出改进,如江苏新高考政治中的“综合探究”这一新题型就强化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目前而言,我们的教学当然无法完全摆脱高考这根指挥棒,所以我们可以在应试的框架内想方设法地努力达成我们学习书本知识的“学以致用”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完全通过考试来测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甚至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那种“唯高考是从”的做法必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全人类的实践活动
服务,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就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效益。我们必须不断探索除却考试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能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新路径。
三、教学过程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和落实摆在重要位置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三大目标,也即所谓的“三维目标”。在过去的政治课教学目标中,缺少的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现在我们中学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应该说有了较大的增强,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有效教育的技能水平,主要的表现就是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显得比较生硬。出现了所谓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小李老师在教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中的“系统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时,用了“神七”发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是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及内部要素又是如何有序结合并不断优化的这一实例。非常贴切地说明了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这三大基本特征。对他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几位评委普遍感到比较满意。但让我们愕然的是,在分析完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后,小李老师突然带领学生喊起了“向航天英雄学习、向航天英雄致敬”的口号。课后我们几个评委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设计,他说是为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这就是典型的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贴标签式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效果还不及单纯的知识传授,实践证明这会让学生心理上不喜欢甚至厌恶思想政治课。因为从教书育人的机制上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的,否则它只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所以这种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教学的危害性很大。这样的教学实际上依旧停留在诠释教材知识的简单层面上,而且从某个角度讲还会形成倒退。因为它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负效应。所以要克服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味地诠释教材知识”这一弊病,除了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识之外,我们更要在如何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只有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三者的有机整合,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是完满的、有效的、成功的。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味地诠释教材知识”的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以上三个方面当然无法涵盖其全部。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发现一种问题情形就努力地去解决它,若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这一不良现象必然会不断得以克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也必然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列举的三个方面,有的只是提出了问题,对如何解决问题思考得不多也不深。希望我们广大中学政治教师对此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研究,更祈愿我们的研究心得能为我们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