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课外阅读之清泉 澄澈孩子精神家园

2009-05-29 02:08郑康鸿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刘备课外课外阅读

郑康鸿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生成自己新的认识和体悟的过程,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可是想学好语文,仅靠每周几节的语文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至少要达到课本的4~5倍,才能形成语文能力。而一个人拥有的词汇是和他的智商成正比的。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唤起阅读期待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大脑就会兴奋,学习会进入最佳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对漫画书的喜爱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而对纯文字的书籍,翻不到几页就扔在一边,再也不看了。该如何让他们真正“亲近”课外阅读,“迷恋”课外阅读呢?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以阅读期待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是引领学生积极面对文本,进行深层次阅读的有效尝试。

例如,笔者在教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学生感动于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他对贫苦人民的深厚感情,于是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小说、散文,如《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不仅让学生阅读的视角由课内自然转向了课外,并且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印下这位文学巨匠的身影。

再如学习《詹天佑》,文中讲到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有什么权利干涉中国事务?这些都在孩子脑海中产生了疑问,他们也饶有兴趣地去解开“谜底”。于是,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到了詹天佑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社会背景……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读书、看报、上网查找资料的同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学生置身于课外阅读那广袤丰美的“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以上不难看出,阅读期待的唤起,对学生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有力的心灵推动器,它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使他们走向课外更宽广的阅读天地。

二、“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催发体验生成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杜威曾说:“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自然,课外阅读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自己的体验,教师首先要使学生与文本深入接触,用心灵去解读文本。教完《草船借箭》后,教师觉得学生兴趣盎然,且意犹未尽,于是乘兴布置了一份长作业,要学生在两个月的课外时间阅读人们常常以为孩子不大感兴趣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阅读形式要求完全自主,此外还精心组织了有层次结构的汇报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很“忙”,得找书、读书、思索、摘录、讨论、书写、答辩等等。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生成了自己的体验,如在讨论刘备人物个性时两位学生各抒己见:生甲认为刘备是个虚伪的家伙,因为他在逃离曹营时连妻子都不要了。可以想象,一个连亲人都不顾的人会是什么好人?生乙立即进行反驳,他认为刘备没有忘记老百姓!在危难时刻,他带着老百姓一起逃难,说明是一个仁义的人。生甲反对,他觉得刘备是做给人看的,并引用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来说明刘备的虚伪。生乙再次反驳,他认为就算刘备是做给人看的,总比那些连做都懒得做的人要强!并坚持自己意见,认为刘备还是个仁义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的原著,使学生与语文材料零距离亲近,并提供了一个讨论平台,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谈各自对人物的评价。在这里,课外阅读不仅成了一种心灵的经历,更是一种个性的解读与表达,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升。

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阅读成果

“课内精耕细作,课外更可跃马平川。”在课外阅读这片自由天地里,老师应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尽情挥洒,展示风采。

1、读一读,读出深情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训练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同样,在课外阅读中,也要强调诵读,只有让学生乐于诵读,在诵读中积淀,才能真正提高自读水平。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同题材的诗词、散文等名家名篇。如开展《走进春天》古诗欣赏活动,让学生交流诵记描写春天诗歌名句,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中感受雨如丝烟、绿柳似碧玉的柔美春光;感受作品中比喻的精当巧妙之处。学生在吟诵中比较赏析,在赏析中积累巩固描写春天的名家诗作,习得观察写作方法。

在学习了《海上日出》后,学生敬佩于巴金爷爷的文才,于是笔者组织开展《走近巴金》阅读欣赏活动。学生们对巴金爷爷的名句、名段深情吟诵,入情入境,时而高亢,时而低吟,牵引着我们走向那一片多彩而又纯净的情感世界。

实践证明,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心灵,启迪人们心智,学生如能对这些有所涉猎,将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文化修养。

2、写一写,写出感受

叶老说过:“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而在其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能必然要有领悟……”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必然有益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阅读欣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水平的提高。中年级可以摘抄描写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自然景物、天气变化、事物色彩的语段篇章。高年级学生可以要求写读后感想,回忆展望或是幻想等等。

3、讲一讲,讲出趣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可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定期举行各种读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讲一讲”。如举行演讲会。内容应与书有关,可以是“我与书”,可以是“向你介绍一本书”,还可以举行故事会,学生从课外书籍中选择一个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同学讲述。这样学生在动情讲述中,巩固了阅读成果,展示了自己精彩的一面。

4、展一展,展出自信

我们还可以创造一个展示学生成果的平台,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一些文章材料按照老师提供的一个主题剪辑成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在这些栏报上有学生自己的思想、认识、感受,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甘甜。

崔峦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育得法于课内,得益及至成才于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让我们引课外阅读之清泉,澄澈孩子的精神家园吧!

(责任编辑:梁媛)

猜你喜欢
刘备课外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相面
徐庶以马试刘备
刘备的江山不是哭出来的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