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共建共享社会和谐

2009-05-27 06:16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职工队伍维权社会保障

陈 曦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集中体现。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力军。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好职工队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改进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筑牢职工队伍稳定的思想基础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改进和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抓好改革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其一,要引导和督促企业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准确地把握职工思想脉搏,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及时化解职工思想困惑。其二,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热情讴歌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意识。其三,要改进单一说教的工作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收入差距拉大、腐败滋生蔓延、普通职工社会地位下降等问题,用事实教育和团结职工。其四,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当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下滑严重的现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政工人员锐减,一些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政工工作机构,要尽快扭转这一局面,通过行政或组织手段,责令改制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建立健全党、工、团等政工机构,为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充分肯定和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依靠职工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职工群众是这场改革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高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认识,充分保护和调动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在改革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各项改革过程中,保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在改革动力上,要充分肯定和尊重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依靠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改革制度创新上,要把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与保障职工的政治民主权利结合起来。在改革目的上,要坚持“职工整体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经营者合理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其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确保大多数职工获得公平、合理的改革成果。

3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工作力度,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生活。一要加大政府对社会基本保障的投入。要转变财政支出方向,将市场建设性支出为主变为公共物品性支出为主,降低各种社会保障的门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二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我市职工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到50%,且部分用人单位虽参保却不能正常缴费,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以及非正式就业人员还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三要加强对困难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和保护。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基本保险、促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五位一体”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阶层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

4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形成浓厚的尊重技术工人、爱护技术工人、争当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其次,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和劳动部门要有机地协调配合,做好长期规划,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做好与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衔接,大批量地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其三,要完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和等级评定标准,健全职工技能考核鉴定和晋升制度。其四,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工人的培养,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和培训制度,确保企业工资总额1.5%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其五,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输出地政府要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扩大开封劳务输出的“品牌”影响。

5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一要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三方协调机构及工作制度,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切实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二要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要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协议工、临时工等用工形式,限制和取消部分劳动用工中介组织,强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各项责任。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管理体制结合起来,以建立协商机制为重点,突出工资协商谈判,由劳资双方协商确定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和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事项,促使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双赢的劳动关系。三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无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公有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股份制企业要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确保职工民主参与渠道的畅通。四要加强劳动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强劳动监督执法力量,建立健全群众劳动监督体系,加大对违犯劳动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

6加强工会工作,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组织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为工会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群团界联组讨论时提出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政治稳定。一是加快组建工会步伐,特别是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民工建会工作,注意创新组建工作手段、方法,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对于限制、阻挠建立工会的企业,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二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定期向党委汇报制度、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等源头参与机制,及时反映职工的要求和呼声,提出工会的建议和主张,推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推动开展《工会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积极参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把好维权关口。三是突出维权重点。各级工会要根据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以普通工人、下岗失业人员和非正规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尤其是职工队伍中的农民工群体,同时他们也是职工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必须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所在。四是加强企业维权机制建设。要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等,尤其要落实和发挥好职代会职权,企业的改制方案、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五是提高维权能力。要加强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政策水平,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和创新维权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维权能力,真正做到主动、科学、依法维权,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猜你喜欢
职工队伍维权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维权诉讼知多少
3·15 维权特别活动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针对职工队伍结构多层化进行思想教育研究
江口电厂职工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