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未人
一根刻写着一些类似象形文字符号的小木棒,记载了苗家人的婚姻家庭变迁。记载了他们的欢乐和痛苦,记载了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5类别: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2006年6月
编号:Ⅰ-5项目名称:刻道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施秉县
简介:苗族《刻道》,即“刻木”,是在一根歌棒上记录了各种代表歌词内容的符号。内容为苗族《开亲歌》,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术记事符号。
一根被磨得铮亮的尺许长的小木棒,三面刻写着一些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仔细看去,上面分为3行27格。它的每一格、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连串古老的叙事苗歌。这根神奇的小棒称为《刻道》、“刻木”,也称为歌棒。这些简单的符号,诞生于数千年前苗族从母系氏族制向父系制过渡的时期,它高度浓缩了苗族传唱的、长达1万多行的《开亲歌》。施秉、黄平等地的苗家人依这歌棒传唱着古老的婚俗,一直延续至今。《刻道》符号所记录的内容具体而有趣,主线是叙述舅爷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将此数额刻在木棒上,然后要求姑妈按棒上刻的礼品数目一一交足。歌手们能将这个过程生发出各种有趣的枝蔓,采用艺术化的手法几天几夜连续地唱下去。
据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莪,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寸,名为‘刻木。婚嫁则‘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这根神奇的“刻木”记载了苗人的婚姻家庭变迁,记载了他们的欢乐和痛苦,记载了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一些学者认为,早在三苗时期(尧舜禹时期及之前)苗族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它的诞生时间远在甲骨文之前。但迫于生存,苗族历经战乱和苦难屡屡大迁徙,苗族文字就渐渐消失了。而《刻道》上就是苗族文字的初始符号。《刻道》的每一个符号都或象彤,或指引,或会意地表达歌的内容。而且,这内容分别有“词”、“句”、“段”的含义;一个符号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容,甚至长达四五百行歌词。
关于《刻道》,20世纪80年代施秉县城关凉水井的苗族阿姆、恋合对唱的《开亲歌》中这样唱道:“女:很古的从前/兴俚家嫁女/兴金家娶亲/他们想开亲/才得亲来走/舅爷便动计/商量来刻术/凭刻木要银……”“男:……刻好这一节/有一朵花花/那有六道竖/中间三画交/九画来合拢/交叉成一朵/一朵青幽幽/那是刻什么/我们唱了还不知。”
内涵越简单的东西越易于流传,而《刻道》正因为其丰富,就带有一种民间创造的“集大成”的色彩,带来了口口相传的不确定性,也给传承造成了极大困难。当地苗家人说:会唱苗歌好比是“小学生”,会唱《刻道》就是“大学生”了。
我发现好些苗家人学习刻道的直接动因竟然都是被罚酒的狼狈——在隆重的新娘回门的礼仪场合,自己因不会唱《开亲歌》而被连连罚酒,以至酩酊大醉。更有甚者,不开口的人,会被水泼床单,让你不得安眠。从而他们决心学会刻道“雪耻”,为家族争光。
67岁的石光明歌师,18岁时就就拜师学习苗族《十二路酒歌》。他第一次以主唱的身份同客人对歌就大获全胜而心中窃喜。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石光明应邀送寨上新媳妇回门。入席后,对方便唱起了苗族《开亲歌》。石光明尴尬地晾在那里搭不上腔,连连被罚酒,败下阵来。在“刻道”文化有着至尊地位的苗家,他深深感受到这次失败的份量,自觉无颜以对乡亲。从此他苦练,经过“十年磨道”的不懈努力,到28岁时,拿起一根歌棒,他能横唱、顺唱、倒唱,应对如流,他终于成为熟谙《刻道》的有名歌师。
2009年3月,我去造访施秉凉水井的两位年近古稀的女歌师,她们因家庭变故都已经十来年没有唱過《刻道》。见我们要听,特别兴奋,但又担心自己“久不唱歌忘记歌”了。后来在寨上已故的老歌师家里翻箱倒拒终于找来一根歌棒,两人对上面的符号切磋了两三分钟,就开口齐唱。不仅歌词唱得一字不差,就连音乐中一两拍的停顿,也掌握得那么准确,唱得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