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困 水之问 水之策

2009-05-27 06:16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办
当代贵州 2009年7期
关键词:缺水水资源

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办

“水多、水少、水脏、水浑”一直困扰着贵州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人水和谐、供水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法制健全、管理高效”的现代水利格局是贵州的必然选择。

从人类逐水而居开始,就注定了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之源。我省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均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资源量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等极不适应,对构建现代水利格局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当前金融危机深度蔓延之际,加快水利建设,对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更具有特殊意义。

水之困

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然而,“水多、水少、水脏、水浑”一直困扰着我省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多——洪涝灾害严重。我省雨量丰沛,水资源总量很丰富。但由于降雨过于集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并时常伴之以滑坡、泥石流等破坏严重的灾害,成为最突出的自然灾害之一。以2007年为例,全省就有84个县共107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634万人,倒塌房屋3.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13公顷。同年,有4条河流发生30年一遇的大洪水,其中平塘县六硐河发生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洪灾给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1996年7月省会贵阳的特大洪灾,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损失达99亿元,超过了当年全省的经济增长量。正是“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雨全泡汤”。

水少——干旱缺水严重。我省望天田大量存在,在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751.86千公顷中,水田仅为754.07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仅为564.63千公顷。目前,全省还有693万人存在饮水安全困难,14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50%以上的城镇存在缺水问题。其中,位于珠江和长江分水岭上的安顺等城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曾经被列为全国40个缺水城市之一。省会贵阳市也面临着用水危机。贵州两部地区易出现春旱,东南部边缘部分地区则出现夏旱,旱情发生时主要水库蓄水量不到30%,部分小河沟断流,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无法播种或生长。2008年,因旱灾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

水脏——水污染严重。污水排放量高,处理率低。以2007年为例,全省污水排放量为4000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量仅为11607万立方米,污水的处理率为29%。在工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城镇,其河段多为四、五类水质。在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给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

水浑——水土流失严重。贵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呈不断加重趋势。据卫星遥感调查资料显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62%。现有石漠化面积3.76万平方公里,一些地方已经因之丧失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水之问

绿水青山是贵州的宝贵财富。但是,依山没柴用,傍水缺水喝,一度是贵州发展的悖论。在国务院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满目的苍翠将成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但关于水的困境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原因何在?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突出。从时间上来看,夏季降水偏多,暴雨强度大;从空间上来看,东南部偏多,中西部偏少。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贵州的水资源虽然相对较为丰富,但存在岩溶发育强烈、地表漏水严重,山高谷深、直接利用困难等问题,与城市布局,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与农作物需水季节分布极不匹配,需要兴建大量的水利骨干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蓄利用。

涉水行为失当,体制机制亟须创新。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重了水资源危机。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没有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不活,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不够,许多管理工作因为缺乏经费而无法正常开展。

水文化建设缺失。水资源效应单一。人民对水资源的意识普遍停留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上,缺乏水危机意识,更难以形成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正是由于这些意识的存在,节水型社会难以形成,合理的水资源制度难以有效执行。水资源虽然是可以再生的,但再生需要一定周期,而且再生的质和量赶不上需求的质和量。此外,我省一些世居民族傍水而居,在漫长的生息繁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很多与水有关的民俗和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成为我省原生态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

社会生产方式落后,用水粗放无节制。节能减排程度低,循环经济发展慢,导致部分产业用水浪费大,并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危害。以2007年为例,我省万元GDP用水量35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15立方米,同期全国万元GDP用水量22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1立方米。由此可见,我省生产工艺、产业层次、产业结构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之策

基于对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建设“人水和谐、供水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法制健全、管理高效”的現代水利格局,成为贵州的必然选择。

以大统筹的思路,系统谋划水利建设。目标统筹,发挥多重效应,将水利建设各阶段目标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考虑,水利建设与周边建设统筹考虑。资金统筹,坚持条块结合,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统筹省各有关部门在水利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服从项目统一规划,打捆使用,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农村饮水、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和病险水库治理。工程统筹,加强衔接配套,围绕解决饮水、灌溉等问题进行系统考虑,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利用潜力和综合效益。基础统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做好征地和公路、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等设施的恢复改建,以及移民的安置等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以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以“滋黔”中型水库建设为骨干,以面上水利工程为支撑,加快解决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到2012年基本解决全省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逐步建成农村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充分运用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开发利用地下水作为解决当前工程性缺水的一个重要举措。采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推广长距离管道输水等工程措施,高效集约利用水资源,使我省成为全国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且利用得比较好的地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总供水量达7.47亿立方米,可解决黔中地区5个县城、36个乡镇、41.8万人和36.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及贵阳市和安顺市的供水问题,以及7个县49个乡镇65.14万亩耕地灌溉问题。

转变工作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管理理念上,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规划思路上,把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转变为节约保护优先。在保护举措上,加快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快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在用水模式上,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在管理手段上,加快从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认真研究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

抓好相关产业发展,深度发掘水利资源。我省50%以上的国家级和省级景区都是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江河峡谷、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水库、河口潮汐、瀑布、泉等,构成了我省丰富的高品位水利旅游资源。在不影响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同时,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对河道治理、沿河景观、水体周边的规划与建设,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各部门协力配合进行建设。对因水利工程而导致周边水域水体改变,相关的工业农业等产业要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要使渠清如许,须得源头水活。贵州之水,应活在理念,活在机制,活在发自肺腑的对水的敬仰与珍惜。

猜你喜欢
缺水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水资源经济学发展研究——评《水资源经济学》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长春市开展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
要怎么浇灌这干涸的土地!
齐刘海
锅炉缺水与满水故障分析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