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

2009-05-27 03:04周永彬
江苏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黄球白球个数

周永彬

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论,而进行的某种操作、试验或思维活动,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实验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实验的过程,不仅能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探索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一、数学实验过程的展开

数学实验的过程有时是验证性实验过程,有时是探究性实验过程,有时又是体验性实验过程。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实验,实验过程一定要充分展开。验证性实验过程是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检验一个数学判断或结论真伪的实验。从新知识的生长点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时,由于结论的抽象性和推理的复杂性,学生在心理上对新知识的接受有障碍,新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充分展开实验过程来验证。可使新知识具体化,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可和理解。探究性实验过程是通过实验来探索、回答一个对学生来说还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问题,一般要提供丰富的实验素材,并提供实验的课题,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展开探究活动的可能。

例如在“圆柱侧面积计算”的实验教学中,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一个圆柱形纸筒,一瓶墨水,一张白纸,一卷透明胶带,要求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探求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推导方法。结果学生通过实验,探索了一些方法,并顺利解决了问题。特别有趣的是,一个学生不小心把纸筒掉到地上,被另一同学踩扁,惊愕之余,突然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压扁纸筒,即得两个对折的相等的长方形,也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推求圆柱侧面积。实验过程如果充分展开了,应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这不仅使新知识找到了牢固的附着点,而且能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一实验探索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数学实验结果的解释与归纳

数学实验不能只局限于将抽象化为形象的演示,教师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作有效的解释与归纳。去验证数学结论,从而体会数学思想。数学实验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实验操作的层面上,就不可能使学生通过实验真正实现内化,也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实验本身只是一种载体,用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对于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摸球实验:从装有1个白球和3个黄球的布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后放回袋中,搅和一下再摸,共摸10次,并统计结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到黄球个数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白球个数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而面对在实验生成的两组特殊数据“一组白球5次,黄球5次,另一组白球6次,黄球4次”时,出现了与猜想、估计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概率从思维方式上说,是辩证的。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随机是没有规律,但随机的事情多了,发生的情况就有规律了(也正因为这点,随机事情的研究才有数学的价值)。但有了规律了,事情还是捉摸不透!这些思维和学生在以前数学中接触到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概率最精髓之处在于随机!这时就要利用实验生成的数据,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思辨、修正想法。先思辨可能性有大小,可能性的大小是客观存在的,两种球的个数不一样。摸球的可能性就不相等,个数多的,摸到的可能性一定就大,个数少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理论上虽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但是实际操作不一定摸到黄球次数就多。为了让学生正确体会到可能性的大小的整体知识(也要能体会到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对实验结果作解释与归纳。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进一步体会到可能性大小的随机事件本质,初步建立用统计的思想来实验的观念。

猜你喜欢
黄球白球个数
可爱的黄球
最强大脑
概率中的摸球问题
开心养鼠记
走迷宫
想一想
乒乓球
把握教学要求 凸显知识本质
认识频数分布直方图
“摸球”探究活动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