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宾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型学科。理性精神是数学课程目标中重要的隐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求实、求真、求简、求新的精神。理性精神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科学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个体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数学学习的命脉。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示数学的理性光芒,彰显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优化其个性品质。
一、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只有明确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发挥其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观念。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概念理解缺失,思想方法缺失,问题思维方式缺失,信息编码组合缺失,自动应用意识缺失等,都会直接造成数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学生个体的内在经验脱节,那些混乱和孤立的“点”,不仅造成了知识方面的学习障碍,而且不利于学生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回忆、提取、加工、组合与优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机智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在动态、多维、交互的教学活动中,摸清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效地促进学生领悟新知识,发展理性精神。可以利用变式教学,从知识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变更问题情境、改变思维的角度,从而全方位展示学生的认知现状;利用整体教学,构建富有层次的知识网络结构,考查学生对数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利用试错教学,让学生专门进行试错活动,暴露其思维轨迹,检查其思维过程;利用活动教学,在学生的分歧点、争议点、模糊点开展积极的辩论,深挖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及潜认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交流探讨,将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使学习成果能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二、教学过程情境化
教学过程情境化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提炼、整合等“情境加工”处理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化教学,认为大多数学习与具体情境有关,只有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关联问题的过程中,所建构的知识才更丰富、更有效、更易迁移、更富有理性。创设有效的情境,应遵循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简洁性的原则,做到科学、适度。如,创设生活情境,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复杂的生活现象化归为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数学命题,让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创设趣味情境,利用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创设想象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单一性向多向性拓展;创设开放情境,设计条件、结论、方法、过程开放的数学问题,借“题”发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实验情境,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猜想,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揭示数学现象的本质;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引发学生认知碰撞,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疑、质疑、析疑的过程中培养求新精神;创设纠错情境,巧设陷阱,制造悬念,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增强思维的变通性、严谨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三、教学推进问题化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调动思维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认知结构重建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好的数学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掌握,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外显与内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在教学组织环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将数学知识问题化,以问导学,以学定教,把问题推进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要遵循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究性、可控性、可生性的原则,理智地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沿着问题发展的线索推进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命题的延伸与推广、结论的获得与验证、方法的拓宽与深化。在问题推进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发展,也要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给学生“点金之术”、“渔猎之技”,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在问题解决时增强学生对思维起点、思维过程、思维结果的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能力,在“理解、转换、实施、反思”的四个阶段中,学会总结提炼策略与方法,打破思维定势,形成理性思维和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之,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形成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这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一项重要工程。每位数学教师都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创新的意识改革教学方法,以创新的精神转变教学方式,探索形成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形态,实现学生学科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双丰收。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