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路生
西津渡就是这样的一座历史文化街区,在街区的保护建设中始终恪守一个理念——和谐发展,保持特色。
漫步西津渡历史街头,往往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看人们的衣着是现代,看周围的环境是古、近代。也会对街区环境产生疑问,是集市?可又不见吆喝声;是都市?满眼看到的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色古香的商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看得见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其整体的景观意象展示着镇江城市的个性风貌,反映着镇江城市的发展脉络,是镇江城市文化特色最集中的体现。
听街上老人们回忆,六、七十年前的小码头街上店铺林立,还有茶馆酒楼,每年春节前后,这里人流如潮,郊区和对岸瓜洲的农民过来办年货,或者到金山寺烧香,市面生意格外红火,茶食店里的特色小点心“京江齐”和云片糕供不应求。现在漫步在这条古街上,虽然已经感受不到当年那种热闹的氛围,但从一家紧挨一家的密集店铺也可以想象过去的繁华景象。到抗战之前,这里还有一百五十家店铺、涉及三十多个行业。小码头街建筑沿袭明代的特点“下店、上住、后作坊”,二楼比一楼向前伸出几十公分,可以给顾客遮阳蔽雨,老百姓称为“骑楼”。镇江有句俗语“南门松,北门葱,东门驴子,西门翁”,这“西门翁”说的就是西津渡小码头街一带老板多,因为过去当老板的年纪都比较大,所以称“翁”。现在小码头街上做生意的已经不多了,它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种热闹与繁华,见不到层层叠叠的立交桥、高架路,看不见高高低低的新住宅、摩天楼,满眼看到的是乱砖清水墙,屋顶是蝴蝶瓦的传统民居,一片片花草掩映其间,一座座花园点缀其间。
古老的西津渡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街区因渡而生,街区因渡而发展。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至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当年,这里千帆入津、商贾云集、寺观林立、民居错落、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一直以来,西津渡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无数古老的建筑,因为战乱等诸多原因,街上的建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街面上许多建筑的石额题字:“某某年重建”就是有力的佐证。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使西津渡逐渐淡化和削弱了作为渡口的功能,但是它作为活化石般的风貌却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这条不足千米的街道上,集中了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内涵在于它的津渡文化、宗教文化和民居文化。可以这么说,如果这里当年不设渡口,我们就不可能看到西津渡古街今天的灿烂和辉煌。
镇江城市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沿江向东、向南递进的演变过程。位于西北区的西津渡历史街区,由于各种原因,逐渐的由繁华变成凋零,但客观上也避免了建设性的破坏。及至今天,虽然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但西津渡建设保护者却没有忘记古老的有特色的津渡文化是街区耀眼的亮点和立足之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古老的建筑。他们请来了国内一流的保护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聘请了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教授来做方案,一房一策,一景一议,哪怕是漫长的等待,也要把建设保护的过程当做享受。一边做一边改,例如“蒜山游园”、“西津雅苑”等建筑,就是在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建成的。
昭关过街石塔是西津渡历史街区标志性建筑,从云台山上望下看,也是令人惊奇的图像。西津渡过街石塔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极高。石塔选址与造景颇具匠心。塔址选择在古街入口和街道的最高处,尊踞古街,俯瞰万物,充分显示其建筑地位的重要。石塔跨街而建,东西向云台的门洞对着入街处的五十三坡。信佛的人们登上五十三坡,就如同善财童子参拜五十三位佛、神等“善知识”,请教佛法。这可谓是宣扬“即身成佛”的精心之作。石塔南北侧紧紧与观音洞、晏公庙(今为救生会)相邻,街区内还有许多寺庙道观,形成了众神拱佛的格局。石塔前后转折处以券门作框景,一方面以限定空间的方式达到突出石塔意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前后券门对行人也有引导和回味效果,在时空上强化了人们对石塔感受的作用。石塔设计精心,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塔由下部的云台及上部的石塔构成,通高8.635米,是北京白塔寺白塔(通高50.86米)高度的六分之一。云台的总高度是3.89米。云台顶上的石塔,由二重亚字形须弥座(即清式所谓“四出轩”者)及塔身构成,通高4.74米,底座宽2.85米。其亚字形须弥座的形制,大体上与北京白塔寺的白塔相似。虽然塔身尺寸比云台仅高85公分左右,但石塔的竖向构图与向上收分的造型,在视觉上均有拔高之感。过街平台与两侧寺庙建筑相倚,在视觉上冲淡了过街平台与塔身的绝对比例,使整个建筑看上去比例十分谐调。石塔之上是无际的蓝天和缕缕白云,凌空感也很好。这座最初出自造塔高手的杰作如塔底莲花座、如宝瓶似塔身的造型、如众多雕刻纹饰,累累叠叠、郁郁繁繁、淋淋漓漓,结体庄严。虽然这座石塔经过了780年沧桑,也曾多次重修,但维修者延续着当初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和理念,这中间有可能有过波折,但最终还是在延续和背离中传承着古渡古街的精神,融汇了博大精深的佛教和建筑文化。
同样,街区中其它的建筑也始终恪守着人与自然,人与街区和谐这一主题,在同样的时间,孙中山的同乡挚友卓翼堂于1914年建造了“吉瑞里”和“德安里”。“吉瑞里”傍依云台山麓,为四合院组合而成的民居群体建筑。平面呈凹字型,房屋沿中轴线由北向南延伸呈直线状,前后六幢,三幢一组,每组有的房屋可以互通,房屋毗连成为一个方形整体。“吉瑞里”西与“德安里”毗邻,该建筑是小码头街上唯一幸存﹑保存完整的一处中西风格兼蓄的建筑。它既具有西方浓郁的色彩,又有中国传统建筑精湛的工艺,青砖、清水勾缝,砌筑工整。院落大门,以红砖发券,呈弧形,上檐墙外突出一砖,以利流水。其上置石额一方,镌刻“德安里”,并以红砖饰以边框。券门两旁设方形砖柱作为承重。上层为过街楼,供管理、保卫人员专用。楼脚线飞边,以砖砌作三条有立体感的红色线条;楼顶部封檐下,亦如法制作。该处券门门楼,经百年风雨侵蚀,迄今仍保留原貌,美观大方,将中国传统与西式样式的和谐演绎得淋漓尽致,真正是珠连壁合。
里弄内还有一座仿西式的四坡(四阿)水大屋顶楼屋建筑。屋面用料不是西式铁皮瓦楞,也不是预制的水泥平瓦,全部用“蝴蝶瓦”(小瓦)盖顶,与后进的人字头(硬山)小瓦屋顶相和谐。
西津渡就是这样的一座历史文化街区,在街区的保护建设中始终恪守一个理念——和谐发展,保持特色。街区建设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与自然风貌及街区整体和谐相融,于继承传统中不断接受世界外来文化,并相互兼容,永不偏离街区文脉、文化传承和社会兴旺和谐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