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兵
由于美术学科特性,导致农村美术教研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凸显孤寂。2009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2.53亿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便捷高效的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类教育网站、论坛应运而生,更新迅速、容量巨大的网络信息和资源,已引领农村美术教师跟上时代步伐,在网络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美术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孤寂的美术教研环境在网络教研热潮中已逐渐热闹非凡。
一、农村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目前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其学科特性,长期以来未能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重视,因为每个学校只有一个专业美术教师,即使有两个专业美术教师,也是每人任教一个年级,校本教研难以开展。而各地区的传统教研模式存在着局限性,这直接导致农村美术教师信息相对闭塞,教育科研的自信心和能力都相对缺失,其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逐渐弱化。这种发展趋势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二、网络教研的特性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这个非常有效的交流研讨平台逐渐引起了美术教师的关注。
1.教研时空的开放性
网络研修突破了传统教研形式的约束和限制,拓展了研修时空,扩大了教研规模,提高了教研效益。在技术层面体现出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在文化层面体现出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的特性。网络教研可实现信息与设备资源的共享,网络上的资料可供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查阅,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节约了教师教育成本,这对美术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美术教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教研形式方便灵活,美术教师们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后,无论在课间还是休息日,都可登录学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此外通过网络教研,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是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化的有效途径。
2.教研内容的多元性
通过网络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机融合在一起,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教研内容进行描绘,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参研者可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模拟现实环境,利用教育论坛、网站资源库、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进行研修活动,为美术教师搭建了直观、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丰富的教研资源为美术教师们提供了选择性空间,通过友情链接,美术教师可涉猎更多的相关资源。美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理论知识或者教学课例等,以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3.教研方法的灵活性
网络教研提供了交互性、生成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能实现教学信息与美术教师之间即时的、同步和异步的交互,为美术教师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美术教师可通过网络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互相讨论问题或进行协作学习,使“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学习者既可独立学习,又可多人集体学习;既可实时交互,又可非实时交互。网络学习时空的打破,主体交互的灵活开放,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研修新理念。
三、网络教研对农村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网络教研对农村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助教作用
网络为教师展示前沿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理念,提供科学的教学建议以及与日常教学同步适用的教学资源,从而节省教师备课时间,减轻教师劳动强度,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好助手。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新的内涵。农村美术教师通过网络集体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进行专题研究,互动探索。
2.助研作用
网络美术教研平台促使传统美术教研从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转变,解决了有限的教研资源与无限的教研需求,以及有限的教研活动与无限的教学问题之间的矛盾,让传统美术教研插上了网络的翅膀。网络美术教研改变了传统美术教研研教分离的状态,促进了美术教研的知行结合;改变了传统美术教研供给不足的状态,做大做强了美术教研;改变了农村美术教师的学习状态,提升了美术教研文化;改变了农村美术教师的成长环境,为优秀农村美术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改变了课程和教研管理的粗疏,增强了课程和教研管理的执行力。
网络美术教研是传统美术教研的创新和发展,其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优势是传统美术教研活动无法比拟的,其民主平等、资源丰富、超越时空、快捷实时等特点显而易见。网络教研不再是辅助性教研,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美术教学研究模式,它对农村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