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预设”教学,要根据师生具体教学交流情况,“生成”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针对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生成进行了阐述,其具体方法包括:尊重“创生”;倾听意见;善待错误;放大亮点;给予机会。
关键词:尊重“创生”;倾听意见;善待错误;放大亮点;给予机会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单纯地“预设”操作,而是师生共同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积极主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碰到的几个预设与生成的案例进行个人的反思。
一、尊重“创生”
案例1:在教学第六册第四单元“年月日”一课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年、月、日知识有了基本感知后,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年历卡,从中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具体知识。
师:关于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你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能从手中的年历卡上发现什么吗?把你知道的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全班反馈,教师板书学生反馈情况:
一年有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腊)月(每月31天)大月;四、六、九、十一(每月30天)小月
二月有28天或29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觉得你们都可以成为小小历法家了。根据大家的汇报,你们对年月日的整体认识有哪些?(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提示,归纳年月日基本知识)
……
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像碰到了救星似的。
师:你可真勇敢,你说。
生1:我知道了“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永不差”这句口决,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哦……还有没有想说说的?
生2: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腊)月,每月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每月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天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师:你回答得太完整了,咱们表扬他吧!(心想:按预设完成了任务,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塌实了。)
反思:我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吗?当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选择沉默时,教师应根据突发情况,改变提问的角度,让学生更好地明确教师提问的意思。可遗憾的是当学生1回答的是大小月记忆方法时,我忽略了这一重要信息,没有及时抓住话题,并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师生互动,应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一本杂志上有幸看到了吴正宪老师教学的一个片段,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吴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学生知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后,吴老师让小朋友用课前准备好的纸折出1/2,并涂上颜色表示。
学生们纷纷拿起纸,动手开始折纸。
学生们折得差不多了,吴老师说:“请大家把自己的成果粘贴在黑板上,和别人一样的就不用粘贴了。”
学生们纷纷上前在黑板上粘贴自己的作品。
这时吴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把纸平均折成了4份,用颜色涂了其中的一份。于是,吴老师让这个孩子把他的作品粘贴在黑板的最上方。
全班交流时,吴老师有意把这个孩子的作品放在最后进行讲解。
师: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折法,谁来说说?
生1:这个涂色部分不是1/2,是这个图形的1/4。因为他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1/4。
师:那么这样的2份是多少(2/4)?3份呢(3/4)?4份呢(4/4)?你们觉得他折得怎么样?
生1:乱折。
生2:没按老师要求折。
生3:他开小差了。
师:这些1/4、2/4、3/4、4/4怎么认识的?
生1:是同学折出来的,才让我们认识的。
生2:我们得感谢他。
……
上例中,那个小朋友折出的图形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吴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借用了这一生成性的资源,利用其“错误”推进了教学进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反思: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教师事先做好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是,由于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其中不少人思维活跃,所以,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妥善解决。对比两个教学片段,让我体会到:只有教师的预设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善待每个孩子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把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体现以教案为范例,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我们才能说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动态发展的人。一句话,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二、倾听意见
案例2:在执教“两位数加减法(口算)”时,就有一段生动插曲:我设计了四个班的小朋友乘船去游乐园游玩的活动情境。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5人,二(4)班36人,有两条船,每条船上限乘68人,请学生帮忙设计乘船方案。一段时间后,学生逐一想出方案,方案1:二(1)、二(4)合乘一条船,二(2)、二(3)合乘一条船,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方案2:二(1)、二(3)合乘,二(2)、二(4)合乘再得出两个加法算式。(按照教案预设,非常顺利地完成口算加法这一教学任务,接下来该进行口算减法的衔接了。)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案!
师:是吗?你说说看。(执教老师没有急于开始下面的环节,而是停下来认真地听着。)
生:可以把二(1)和二(2)合乘一条船。(课堂上开始议论开了,不行,另一条船不够坐。)我有解决办法,我想二(1)班和二(2)班合乘就含有54人,会多出14个位置来,而二(3)班和二(4)班合乘是71人,少了3个位置,可以从二(3)班和二(4)班里安排3个在第一条船上,不正好吗?(哦!下面一片赞叹声。)
师:××的想法真有创意,老师都没有想到,我应该向你学习,那咱们再算算是不是他所算出的结果。(又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也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肯定,并且表现出了对学生发言的重视,将他的想法交由其他学生共同验证。虽然这位学生的想法使课程没有按备课预设进行,而且耽误了许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预设内容没有完成。但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不会的问题解决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其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各显神通。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迸发出绚丽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价值的见解,从中体验到自我成功的乐趣。
三、善待错误
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如何来对待错误呢?有的老师拒绝错误,当课堂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只是以对错判断,没有加以引导,整堂课展示的都是学生的正确回答,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不能很好提高。
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这堂课时当学生把自己创作的美丽的对称图形展示到黑板上时,其中有一位学生在一张纸上随便画了个图形剪了下来,一看就不是一个对称图形。
教学片段:
师:哇,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形,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生观察)
师: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呢?
(一生回答说:有一个图形不是对称图形)
师:你指哪一个?(生指出)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这个图形是直接在纸上画出来的,对折之后,不能合在一起,它不是对称图形。
师:你们认为他讲得有没有道理?我们把它拿下来,对折一下看。(师对折演示……)
师:对称图形应该对折之后……而这个图形……现在你们会来辨别对称图形吗?……(生说……)
师:虽然制作这个图形的小朋友做错了,但我们还是要感谢他,谢谢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怎样来辨别对称图形。
反思:试想,如果当时我直接就把那个图形拿掉,没让其他同学来寻找错误的原因,那么我想之后的精彩也就捕捉不到了,它的利用既是对如何制作对称图形的一次小结,又教会了学生辨别对称图形的方法。我深刻地感受到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答案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将会是教学的一大笔宝贵财富。
教师要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并以此教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对待错误的坦诚态度。面对“错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资源,准确辨别,及时筛选,并选用相关策略,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在资源,那么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放大亮点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亮点。如果你发现了亮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将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一个教学片段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放大亮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在尝试证明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是否为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折一折、想一想。
反馈:
师:你认为哪个图形是对称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1:对折。(生边说边做对折动作,但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师:你是这样想的,不错。
生2:对折,我们只要把它们对齐,它们这里能够对齐的,就是对称图形。
师:对齐,对啊,你真会思考。
生3:对折以后这样,就是对称图形。
师:对折以后怎么样了?(当时我有点急,心想,为什么他们还是不能说出“完全重合”这四个字呢?)对折以后完全重合了对不对啊?你折折看……
对于第2个学生这样的回答,当时我感觉到这位学生真会思考,可惜的是我只是用一句“你真会思考”带过,如果当时我能巧妙地加以引导,立即让全班学生动手折一折,都来体会这个对齐的意思,而不是一定让学生来说“完全重合”,那么对称这个概念不是很好理解了吗?如果运用学生的术语解释其结果自然、明白、易懂,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老师的话呢?教师如果已经发现了亮点,就应将这个亮点放大,而不是一句表扬的话就带过,照搬自己的设计,这样不但教学起来很累,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见得会好。
五、给予机会
课堂中教师如果自己不明白学生的回答,请你不要急于否定,给出正确答案。请你把机会让给学生,让他来解释。
如上例中最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图形“匚”,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多角度地来思考问题,把它定为一道开放题,心里预想着答案肯定是工字、E字、长方形这三种。
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个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你想一想: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哪?会是怎样一个对称图形?
(思考后)生1:对称轴在右边的时候,是一个长方形。(师表扬,课件演示)
生2:我想是个“山”字。
师(迟疑):“山”字,你再想想,到底是个什么字?
生2:“山”字。
师:其他小朋友想想会是什么字啊?(有5~6个学生回答:“山”字)
我有点急了,怎么可能是“山”字呢?于是就立刻课件出示:当对称轴在上面时,是一个E字,不是“山”字。还有其他想法吗?讨论其他可能性。
冷静地思考一下上述片段,我心里虽然想的是一道开放题,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思维方式仍然是封闭式的,我期盼着学生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其中一位学生说到了这个对称图形有可能是一个“山”字,其实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答呀!“山”可以吗?当然可以,为什么一定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同一物体呢?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它。可我当时脑海里想对称轴在上面应该是个“E”呀,所以我反问了一句:到底是什么?你们看清楚,再想想!从这里我就应好好反思,教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要尊重孩子,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来解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不断生成,作为教师要能及时利用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预期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而忽略了课堂中的生成资源,那么教学将失去活力。让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真正地让学生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