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生学习语文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还有六处谈到“培养良好的语感”问题,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就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来解读上面的这些引文:
(1)语文是实践型的学科,语文能力只能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习得。因为语文能力不是一个逻辑“体系”,而是一个实践“网络”。所以语文能力不是由语文的规则知识积累而成,而是由语文实践的感性习得“积淀”而成,即通过丰富的读、说、听、写的语文实践,“积淀”在心理结构之中,养成敏锐的语感,形成语文能力的“网络”,变为能迅速而准确地随机反应的语言心理直觉。
(2)培养良好语感的方法,就是在丰富的语文实践过程中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因为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就无培养良好语感。但语言材料的积累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熟读成诵、化为己有的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而一经储存,这样的语言材料就迁移为自己的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思维材料或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或说心理结构),就形成良好的语感机智,并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能力和表达速度、准确度的整体提高。
(3)丰富语文实践,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语感,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规律的三个逐步上升的不同层面。只有步步做好,直至培养起良好的语感,才能凭借语言心理直觉对各种语言活动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反应,才能做到:读则心领神会,说则出口成章,听则优劣俱辨,写则运笔如流。这就是学习语文应该达到的境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真地做了试验。在2003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我把“文段鉴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搬进了课堂,使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和丰富语言材料积累,并逐渐显出其奇特的魅力。
具体做法如下:
(1)每讲授一篇课文,都指导学生把其中的一些精彩文段摘抄在笔记本上,采用定时朗读或吟诵的精读方法,熟读成诵,熟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每周三五百字即可,宁精勿滥。在课外阅读中,对那些优美的文段也要求学生按此处理。
(2)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利用自习课或班会活动时间,三五人一组,各按自己所选的文段,忠实地复述给别人听,或说或诵,要求放松自如,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做到“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熹语),以培养学生语感的准确性和敏锐性。
(3)每节课开头都用五六分钟的时间,按学号轮流让两三位同学上台,或讲诵、或演述,对文段进行鉴赏,与同学们分享,再由教师作点评。
(4)指导学生从已融会于心的优美文段中汲取其内容和写法的精华,并从自己生活积累中找出适当的素材,通过联想,进行仿写,要求学生在模仿中尽量有所创新。
为什么“文段鉴赏”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就因为它把加强语文实践和丰富语言积累具体化为一个容易操作的、情趣盎然的学习项目。这个融读、说、听、写的训练为一体的学习项目,除了符合上面所明确的语文能力靠感性习得的规律之外,还有如下的科学依据:
(1)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机制。读和听是一种从外部言语获得意义向内部言语转化的心理过程,而说和写是由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心理过程。写作的心理机制就是内部言语信息向看到的(书面的)言语信息过渡。“文段鉴赏”包含了两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完整的心理过程,这就大大加强了言语信号对大脑的刺激强度,而且很自然地完成了由读听到说写的迁移。这就是“文段鉴赏”之所以能快速提高语文能力的教育心理原因。
(2)它符合加强段落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更好地“举一反三”。其实,一个精彩的完整的语言片段,它就是一篇小文章,有起始句、展开句、终结句。“文段鉴赏”的材料主要是段,是在比句子大、比篇章小的范围内进行语言训练,练多了,学生对段中句子的“层级关系”就有了敏锐的直觉,对篇章的构建就有了“具体而微”的亲切感受,阅读理解和写作鉴赏能力也就自然提高。
(3)它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文段鉴赏”的各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些环节中的作用就是组织、指导、参与、合作、促进、服务。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学生无论在课内课外,都在亲历过程,体验方法,重视感情价值的体现。这样的学习训练,就能使学生学得踏实,练得高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朱熹有首名诗,题为《观书有感》,是描绘读书的迷人境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文段鉴赏”的魅力大概就是这样引导着学生渐入佳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