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计双 李 宁
摘要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各种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正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旨在分析教学评价的种类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测量;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42-02
Rational Us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Optimize Teaching Effect//Rong Jishuang, Li Ning
Abstract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exists widely in the various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hod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stimulating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type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rational use,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measurement;formative evaluation
Authors addres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Luanzhou Branch, Tangshan, Hebei 063700
评价,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评价运用到教学中则称之为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正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1]。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理念、方法、思想、手段、工具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的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2]。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实施的依据,所以要采用科学的、可行的方法或手段,对教与学的资源和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对象两个方面来讲,教学评价可以分为3种。
1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在中小学这种评价往往会被教师们所钟爱,这种评价发生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前,也就是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精确的确定在开始教学之前教育对象的“底儿”,也就是要在正式学习前先了解学习者已经知道什么,已经能够做什么等入门技能,是否具有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往往可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并相应地安排教学的进度和计划来适应学生的入门技能。
2 形成性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最初是由斯克里芬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从而引导目前的教学前进或促进教学更完善”[1]。和诊断性评价相比较,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说是一种“前瞻式”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哪些预期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没有达到的原因,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如何解决,从而会对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其意义在于设计评价研究,收集数据,验证教学材料对目标学习者的有效性。它的作用是什么?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等。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总结性评价可采用测验法、观察法、问卷法、问答法的方法完成”[3]。
综上所述,不同的评价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对象,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同时,不要只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把评价作为一个成长的、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要把它当作静止的事物,只重视评价的结果,如果这样往往会忽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从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合理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的评价结果能够给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和满足,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前进,这对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有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掌握不同种类的教学评价的特点,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灵活的教学评价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江苏省电教馆.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