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育装备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

2009-05-25 09:01黄明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育装备教育功能课程建设

黄明东

摘要 教育装备建设是温州教育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装备水平的提升对实施温州教育强市具有重要意义。温州教育装备需要重新界定发展的目标,着力推动教育装备的建设功能向教育功能转变;以资源整合向管理内涵转换;从标准化建设向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因地制宜,分层次管理,实现建设、管理、应用良性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教育装备;课程建设;管理内涵;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9-0003-03

Developmental Crisi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Equipment in Wenzhou//Huang Mingdong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equipment is the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Wenzhou through Education”. And the upgrading level of educational equipment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strategy. The goal of the educational equipment development in Wenzhou should be redefined with an eye for emphasizing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resulting in more management-essence-oriented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realizing the shift from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to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should be maintained on a sound and rational track by adopting the level differential management suitable for the local circumstances.

Key words educational equipment;curricular construction;management essence;educational function

Authors address Wenzhou 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Work-study Program Management Center,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温州市自2006年创建教育强市、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程以来,按照全省教育装备发展规划,对照新课改的标准要求,逐步实施,一环接一环地向前推进,加快教育装备建设步伐。在抓好理化生实验仪器、图书、实验操作材料、文体器材等常规装备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教育上来,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出现可喜局面。当前,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教育和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得到更新,使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面临挑战。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革命,最终将促进教育的整体变革。要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教育装备工作要跟上。然而,温州教育装备的底子比较薄,如何使教育装备的发展水平和建设教育强市相匹配,实现教育装备示范城市的目标,是温州教育装备努力的方向,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温州市教育装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07年度全省教学仪器设备达二类及以上学校比例,宁波和舟山并列第一,达99%,嘉兴93%,杭州91%,衢州也达到75%,温州才52%,列倒数第1。今后若不加倍努力,差距将更大。笔者认为,当前温州教育装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1 教育装备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装备“贫富不均”,前几年,教育装备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富城贫乡”,农村落后的中小学和城镇的中小学相比差距很大,一些学校虽然已经通过“普实”验收,但装备质量水平偏低,基础脆弱,巩固和提高任务更为艰巨。现在的差距,除了城乡不均衡,还有同地区的学校之间的差距,教育单位内部学段之间的发展差距,初中、小学、高中学科之间发展差距。教育装备当中还有一个差距就是有些学校教室建得很好,绿化做得也很好,但是内部的实验室、设备建设却跟不上。

1.2 对教育装备的“两个投入”不够、管理不到位这里指的“投入”,包括教育装备智力投入和设备资金投入2个方面。教育装备智力投入指装备使用技术的学习安排。一些暂时没有资金投入的地方,并不影响它的智力投入。严格意义上说,教育装备的智力投入应当先于设备资金投入。如果没有智力投入,设备采购来了也会闲置,会严重影响教育装备的建设,教育装备及其管理也会“名存实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教育的开展,对教育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投入也须大幅增加,而目前一些地方投入停滞不前,一些地方甚至减少很多。

教育装备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一些地方,现有教育装备特别是教学仪器的使用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学校实验室被挤占,实验设备被挪用。第二,教育技术装备队伍不稳定。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机构只是挂个牌子,没有独立性。第三,一些学校因为机构改革而使教育技术装备队伍严重弱化,学校实验员一身多职,有的甚至由更夫兼任,致使实验课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技术装备为应付检查,严重影响教学工作。

1.3 实验室和各功能室的建设规划不科学教育装备规划设计“虎头蛇尾”。实验室和各功能室的建设是否科学,应当是专家说了算,不是校长说了算。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和各功能室缺乏科学的规划,例如:实验室面积不够,采光不合理,没有给排水,没有准备室等现象。特别是一些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也是由于校长决策存在严重问题,设计时缺乏对实验室和功能室的科学规划,致使一些学校的正常实验课上不了,严重影响教育装备的达标。

2 温州市教育装备发展滞后的主要成因

温州市的教育装备工作与省内其他市存在的差距,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观念上的。

2.1 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笔者通过对多所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教育装备得到高效使用的并不多,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学校花巨资建成校园网,但这些教育信息化设施,由于受当前应试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制约,特别是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革新教学模式的作用。也就是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传统的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只是将“嘴巴”变成“喇叭”、黑板变成“投影”、“板书”变成“屏显”。这样的整合不仅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而且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师生学习的成本,教师花大量时间做“媒”,学生用很多课后时间“补课”。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师生都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多的精力,而教学效果并非都成正比。同时,语言室、微机、电教设备,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仪器,技能器材、图书资料、学具等都不同程度存在闲置现象,技术装备的效益远没有达到期望值,学校看重的还是周而复始的讲课、做题和考试,导致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1]。

2.2 强调物质硬件却忽视“人”的“技术装备”在“教育装备”的运作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无疑是装备的对象。教育装备的思路,应当“人的因素第一,设备购置第二”。即使暂时没有资金的学校,也应当先装备人,并不是没有钱就不能做事。然而在很多学校的认识中,教育装备就是花钱“买”,忽略人的“学”这样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造成“没有资金等资金”,“有了资金等装备”,“有了装备当摆设”的现象。这是温州教育装备工作的弱项,也是绝大多数学校装备工作的难点。一些学校装备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却像文物一样当摆设,只能看,不能用,或者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问题就在于忽略“人”的“装备”。目前,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退化等问题,如各级装备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许多学校的装备管理人员来自不能胜任一线教学的落聘教师等。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装备队伍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进程。

2.3 市场化手段不到位,相应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一方面,市场化手段不到位,市场主体对教育的投资还不踊跃。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规范成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办学条件、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更要实现教育机制的市场化。要善于向市场新体制、新机制要钱,在政府增资的基础上,走吸引民资、利用外资、整合社会资源的市场之路。

另一方面,这种市场机制虽然灵活自主,但由于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政府采购招标办法落实不到位,诚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也带来难以克服的弊端,假冒伪劣商品流进校园,有的实验仪器药品带来不安全因素,甚至危及师生人身健康。还有个别采购人员吃“回扣”,有的干部产生腐败现象,学校这块神圣的净土受到污染,教育形象受到损伤,教育装备技术工作出现松散管理,个别地区进入无序混乱状态,亟待整顿和规范[2]。

3 温州教育装备发展目标和优化策略

温州教育装备要采用分层次管理的优化策略,即发展目标和管理层次一一对应。

3.1 一类管理:突出“精”“管”“用”,使教育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向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这是温州教育装备发展的高目标和最优化管理模式。“精”,就是教育技术装备能和新课改有机结合,能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管”,就是对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科学到位;“用”,就是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率高。毫无疑问,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装备的标准化必然促进教育信息化[3]。但目前教育信息化大多处于模拟式整合阶段,还没有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为一体。基层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要性,舍得投资搞装备,可真正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出现某些偏差:一是重投入建设,轻使用管理;二是重静态管理,轻过程指导;三是重评估督导,轻交流监督;四是重视升学应试,轻视实验操作;五是重教师备课使用,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六是重课堂的实验使用,轻课余的开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育技术装备的校园文化作用难以体现,出现与教学改革脱节的现象,难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于这类管理,一是要有计划,逐步对现有理、化、生、科学实验室进行更新改造,使之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二是在教学仪器的配备上结合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进行优化升级,施行集中配备和学校平时积累添置相结合的办法;三是加快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建设步伐,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精神,下发教育信息化装备标准,依据标准组织实施,开展督促检查;四是对图书、体、音、美、卫、劳技和学具、计算机的配备,学校必须按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补充和征订配备,满足教学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装备使用,推进实践教学和教育现代化进程;五是要制定标准,完善管理制度。要参照教育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超前意识,制定温州市的配备标准,只有标准和管理体制是超前的,才能适应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3.2 二类管理:突出“转”和“升”,使建设功能向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功能转变这是温州教育装备发展的中目标和优化管理模式。“转”,就是教育装备建设功能向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的教育功能转化;“升”,就是功能要不断提升。要充分利用政府对新课程改革支持的良机,积极争取加大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在建设多媒体教室、数字实验室、校园网络的同时,完成建设功能向教育功能转变,使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有机结合、教育装备建设和新课改有机结合。有条件学校还要逐步建设学生综合训练基地,让教育装备成为具有文化教育创意功能的亮丽名片,让学生处处感觉到创新、创意的魅力[4]。这就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教育人才高地。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完善教师队伍专业的发展机制,构建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名师工程”,重点抓好特级教师、教坛新星、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工作,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术精湛、成绩显著、能够引领温州教育不断发展的领军人物。

3.3 三类管理:突出“建”和“配”,促成教育装备的资源整合向管理内涵转换三类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要求努力做到2个方面转移。市县区各级装备部门,一是要在继续抓好“十室四系统”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实现从“建”“配”到“管”“用”的转移,形成“建”“配”和“管”“用”并重的工作思想,促成教育装备的资源整合向管理内涵转换。首先要建立共享的底层软硬件系统平台,实现软硬件平台的归一化管理;然后把各校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动态、静态的资源分别整合在2个应用平台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的教育质量,要求正确处理教育装备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的关系,牢固确立运用教育装备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从强化建章立制、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评估3方面来抓教育装备的资源整合向管理内涵转换,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做好教学视导工作,完善教学视导信息反馈制度;推行教学创优激励机制,按照管理制度化、服务人性化、监控全程化的“三化”模式,使教育装备的资源整合后的管理进程进入常态,规范发展,进而升级为二类管理。

总之,教育装备工作内容在不断变革,装备工作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发展。只要做到“一二三级动态管理”,就会在装备经费投入、保障体系、管理体系、使用体系、用人体系、政府采购体系诸方面拓展,从标准化建设向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殷常鸿,艾伦,牛永波.教育装备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

[2]张俊玲.加强采购工作规范,促进廉政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

[3]艾伦,许成果.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06(1)

[4]孙慧平,傅建中,翟志勇,张海英,陈子珍.行动导向教学训练装备的开发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

猜你喜欢
教育装备教育功能课程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