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红霞 晁晓红 高秀芳 倪彦武
摘要 结合彭阳县实际,对现有国有林场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林场贫困的实际,重点提出改革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现状;发展对策;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82-01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地处六盘山东麓。王洼林场是彭阳县大规模经营生态公益林的第1个国有林场,其前身为王洼苗圃。王洼林场位居彭阳县城北部80km处的王洼镇,属林业局管辖的下级机构。林场经营面积3 577.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 552.67hm2、苗圃地7.33hm2。林场现有人员32人,其中正式职工8名,专职护林员24名。王洼林场地形地貌属黄土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薄弱,办公用房简陋,职工人均住房不足20m2。职工年工资的50%依靠财政来源,年人均工资收入仅5 400元,其余50%只能依靠自己育苗补充,且市场波动大,旱涝不保,属于低收入阶层。为适应“相持阶段”林业发展的需要,2005年3月,经彭阳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彭阳县王洼镇王洼、姚岔流域、路寨村、交岔乡关口流域、草庙乡赵洼村陶涂、赵木湾、草庙村老堡子洼,罗洼乡倒生壕流域等集体林地共3 552.67hm2生态公益林使用权转让王洼林场,实行规模化统一经营管理。
1 国有林场经营现状
随着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的缩减,彭阳县年度用苗量已大大降低,职工收入有了一定减少,家庭生活、子女上学等受到很大影响,加之交通闭塞,林业产业发展缓慢,大部分职工一家3~4人多年来一直住在既办公又住人的“家”里,职工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林场按护林员分配管辖区域,50%的管护点护林员没有固定管护用房。林业经营基本呈现粗放型,林分增长缓慢。辖区内现有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3 552.67hm2,林场主要承担管护、补植等工作。这里成功示范、推广、总结了彭阳县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方式(88542模式)和半干旱山区造林技术模式,有效落实了林业建设“一分造、九分管”的思想,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和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由于王洼林场为财政差额补贴单位,县财政只拨付50%的工资,其余50%工资只能靠7.33hm2苗圃地的经营来补充。由于苗圃地长期育苗,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低下,加之技术、市场等原因,有时入不敷出,单位收入低,职工生活困难,基本无福利待遇,致使职工思想消沉,无工作动力。由于林场内资源绝大部分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国家所拨付的生态补偿费远不能满足林场工作的正常运转。林场为了生存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利用林区资源条件,发动职工开展养羊、鸡、兔等养殖业;二是将苗圃地划分给职工个体经营;三是林场将营林生产的各项任务分配给职工,如造林、育苗、补植、抚育等,使职工从中获取劳动报酬。
2 造成国有林场困难的主要原因
王洼林场2005年建场,由于建场迟,底子薄,气候恶劣,土地瘠薄,立地条件差,且场内全为幼林地,又是国家重点公益林,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一方面,王洼林场基础设施落后,林场改制以前,职工主要从事乡土苗木品种繁育工作,育苗品种单一,优良苗木品种引进生产量小,苗圃经营规模小,苗木主要应用于本县及本市,市场疲软,苗木经营利润低,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职工文化程度不高,科技利用率低,新技能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交通条件闭塞、信息不畅,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林场经营处于空壳状态,职工“无事可为”。
3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3.1 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林场只设场长、会计、出纳各1名,负责全场的日常经济工作和林业生产建设,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工资、福利等与工作业绩严格挂钩,奖勤罚懒。
3.2 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制
一是买断工龄,有其他专长的职工可以一次性买断工龄,摆脱桎梏,放手发展。二是实行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停薪留职期间,保留档案工资正常定级晋升,各种福利保险不能间断,要延续下去。三是分流,可由单位和职工协商签定分流合同。
3.3 发展林场非公有制经济,向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扩展
林场可利用林地内的间作带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如种植黄芪、党参等市场看好药材;可利用山大、草多等优势发展养殖业,如养鸡、羊、兔等。
3.4 实行社会低保
林场职工中有很大部分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保障水平线下,最好能纳入社会低保范围。
3.5 增加对林场的扶贫投入
林场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各级组织和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各级组织和领导应把扶贫项目、建设项目向国有林场倾斜,切实解决职工具体生产、生活问题。
4 结语
彭阳县林业局在培育发展林下养殖、开发柠条饲料等林区多种经营方面探索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林场职工发展林区多种经营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多年来,林场职工一直从事林业建设工作,对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区多种经营充满着信心,在国家财政资金扶持下,改善林场基础设施和经营条件,林场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并能开创全县生态公益林集约经营的新局面,实现林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