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牡丹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应该是时时感觉有阳光的。但有时不幸地看到,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语文课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训练下,一群本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充满少年豪气的高中生对语文敬而畏之,若没有事关前程的考试分数在那儿鞭策着,说不定有一大群学生会敬而远之。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当语文教学变得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没学会将语文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的时候,当我们越发感慨现在人们越来越冷漠的时候,就不禁反省起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呼唤着感性的阳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性,应以教导学。教师应该是一个知性的人,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投入,不单单是知识上的,更有情感上的投入。诗歌教学中经常会说到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同理,在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渗透到他们心灵深处。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师生情感的融洽。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一起投入情感,才会有一种“乐学”的课堂氛围。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品味情感内蕴。如教李密的《陈情表》,应带领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咀嚼,领会字里行间所充溢的人间至情,以及忠孝不能两全的无奈境地;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移情于文,投入情感,进入角色,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再现情境,为下一步心灵感悟奠定基础。与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并注入自己的心声,渗透自己的情感,定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当学生有所感而饱含泪花时,应及时对他们的领悟予以肯定,我想这种教育和鼓舞才体现了语文的真正内涵。
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分数已成为教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所以非常理性的数字让我们的表情也机械化了,误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本意,板着的一张脸成了教师的大众脸谱,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样就树立了所谓的威信。学生看见的阳光越来越少,总觉得阴云密布。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师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互相怀有好感,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挖苦远没有鼓励有力量;学生因为紧张背不出课文时,白眼远不如一个善意的提示有效果。有些学生会认为到了高中语文课听不听都一样,课上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有甚者会转身投汉,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看课外书。脾气暴点的老师会当众撕毁与课无关的东西,然后大骂一顿,以泄心头之气。结果学生怕是怕了,也不从事“第三产业“了,但课堂效果也可想而知。还不如友善地提醒他一下,课后找一道和课上知识相关的高考题给他做一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中生心智已趋于成熟,一些善意的提醒,适当的批评,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冷静的反思,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信任和尊重,最后达到师生双方心理上的融洽无间。
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的认同以及对教学材料产生兴趣后,就好比旭日东升,离阳光普照还有一段距离。有很多现实就说明了这一距离:有些学生你讲的内容他都认真听,你问他,他也明白,但老师不能放手,一放手他就“走”不起来;有些学生阅读语用题都没有问题,但大施拳脚的作文却怎么着都有些蹩脚;有些学生不管哪个知识点看都还行,但整体看就显得平平,总是犯这边丢点那边丢点的毛病。因此,应呼唤感性阳光,这并不代表不注重结果,而是强调过程中的温暖,期望结果不单单是分数,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启示,学会做人,在人生旅途上走得更稳更好。应试教育本身没有错,而是应试教育中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让课堂的作用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要授之以渔,与他们一起探讨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和深度;要多去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多关注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尽量不偏激,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积极地面对生活;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赞赏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每堂课均有所得。每次考试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成效,肯定他们,让他们觉得进步是主流,存在的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对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与解决。总之,我们要在点滴中渗透阳光、温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为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不懈努力。
语文课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将所教内容与时事联系起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们营造出温暖的天地,使我们所教的这一批“90后”更有底蕴与内涵。在爱的基础上,播撒智慧的种子,扫去心灵的阴霾,让课堂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