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丽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怎样的诗歌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合理的?我以为还原诗歌美好的本来面貌,激发和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本真的亲近,是一个很好的回答。
一、把握抒情性和形象性,抓住诗歌本质
1.各类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会鉴赏抒情诗。
关于诗歌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为了便于教学,也为了打破中外、古今诗歌的藩篱,我常常从诗歌的表现内容和特点把握入手,将诗歌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三大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鉴赏抒情诗。原因有三:(1)抒情诗所占比重最大。所谓“诗言志”,抒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正统,外国诗歌和现当代诗歌中的抒情诗比例也很大。(2)抒情诗鉴赏难度更高。相对叙事诗而言,叙事诗因其有人物、情节的特点,容易理解很多。(3)抒情诗最具代表性。比如,讲清楚了抒情诗中“物象”与“情感”的关系,就能理解哲理诗中“物象”与“哲理”的关系了。
2.诗歌的特性中,关键要把握的是抒情性和形象性。
对于诗歌的特点,学界也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有些学者认为诗歌的特性之一是含蓄,其实诗歌之所以含蓄,就是因为诗歌不是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巧妙地将情感寄托在独特的物象之上。所以,同样基于教学的方便,我将之概括为抒情性、形象性、音乐性。音乐性是外在的语言特点,学生容易领会和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本质,关键是抓住抒情性和形象性。比如余光中的《乡愁》,对学生而言,其“乡愁”的主题比较明确,其“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也不陌生,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依据诗歌“情”和“物”的关系,让学生体会诗歌抒情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以此掌握鉴赏诗歌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
二、立足意象,进入诗性世界
1.结合诗歌特点,把握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要素,诗歌教学必须立足于意象。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要害怕术语,重要的是要敢于摒弃深奥难懂的概念、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学生理解能力、自然巧妙地将术语的理解融入到诗歌品析之中。比如,同样是《乡愁》的教学,在点明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的特点之后,我是这样进一步配合简单板书,解释意象的:
乡愁 —— 意 —— 诗人主观的情感 (抒情性)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象 —— 诗中客观的形象(形象性)
这样的图解,简明通俗,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可以了解“意”和“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紧密结合的要素,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抒情性和形象性的理解。
2.关于“意境”和“意象”,重点是理解“意象”。
我们常常还会提到“意境”这个术语。 “意境”和“意象”都源于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关于这两个术语,同样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表述,简言之,“意象”指承载作家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意境”是由“意象”营造而成,是指艺术作品营造的情调、环境及审美想象空间。
对于这两个术语,我们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意象”。原因如下:
(1)能准确的把握“意象”,理解“意境”就很容易。比如《天净沙·秋思》,理解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的选用,就不难理解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2)有“意象”的诗歌并不一定营造出了“意境”,或者说有些诗歌理解了“意象”的选用和内涵,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究诘“意境”的营造,尤其是外国诗歌和现当代诗歌。比如江河的朦胧诗《星星变奏曲》,乍看起来是一首比较难懂的诗歌。但在教学中,我们只要立足于诗歌中两组色调完全不同的意象句,分析两组意象不同的象征意义,再结合诗中由肯定到否定的句式变换,就很容易理解诗歌否定黑暗冰冷的现实,向往光明和理想的主题了。
总之,意象是诗歌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鉴赏诗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敏锐捕捉意象,准确把握其内涵,这是读懂诗歌、走进诗歌世界的关键。
三、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意空间
想象与联想,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我们常给学生通俗的解释:想象是“无中生有”,联想是“由此及彼”;离开这两种手段,诗歌容易写得太实太直,没有留白、没有空间,就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这是写诗的大忌。
从鉴赏诗歌的角度来看,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借助想象与联想,能把诗歌的留白和空间填补起来,把诗中的意境还原、再现出来。所以,联想和想象也是读者进入诗歌天地的重要通道,是读者与诗人达成情感共鸣的必经之途。在诗歌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满足于教科书上的分析,其结果是,诗歌丧失美感,学生思维僵化,感受和理解都只能停留在最粗浅的层面,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都无法发生。
比如读古诗《蒹葭》,要在学生读通诗歌的基础之上,再给学生一对想象和联想的“双翅”,借此穿越艰深词句的障碍,飞越时间空间的阻隔,进入苍凉美好的诗意空间: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想象伊人的姿态、面貌和神情;联想自己守候的经历、追寻的曲折……想象和联想越深入、越细致、越充分,故事就越曲折,人物就越动人,诗歌中苍凉的意境就越朦胧凄美,诗人守望无望、失望希望的情感就越能感同身受、甚至刻骨铭心。
四、 结合吟咏诵读,品味诗歌的韵味
所谓诗歌的韵味,其实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指诗歌美妙流动的韵律;第二层是说诗歌精粹凝练的语言之中所包含的韵味;第三个层次,是指充溢在字里行间,又全然流动在文字之外的韵致。
吟咏诵读必须眼、口、耳、心“四到”,它能充分调动感官和大脑,是诗歌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灵动美妙的韵律,品味诗歌精微深婉的韵味,就必须通过吟咏诵读来达以“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
以下重点说说吟咏诵读对品味诗歌第三层次韵味的作用。
我国古典文艺理论讲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确,当对一首好诗反复涵咏品味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强烈感受到一种神韵、风度、精神或意气,它们不都是能从语言意义层面上理解的,似乎是语言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究诘的、可以意会却不能言传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我所说的诗歌第三个层次上的韵味,它适合读者自己感受品味,他人却无法深析透讲的。
举个例子。有人解释《登幽州台歌》的意思“先代的圣君,我再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解说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的伤悲和生不逢辰的哀叹”。不能说这些解说是错误的。但从字面上讲,原诗的四句话很容易理解,没有必要讲解;从深层看,我感觉所谓的解析,反把诗歌原有的神韵全然破坏了。反复地低声吟咏、自由地高声唱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四句诗中包含着人生的孤独感、渺小感、悲凉感、虚无感,包含着宇宙时空的辽阔感、苍茫感、恒久感、巨变感,万般感受,涌上心头,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笔头赏析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以上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只是局限于课堂之内,我们可以将诗歌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创办诗刊,举行诗歌写作大赛、经典篇目背诵比赛,举办多种形式的读诗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等等。校园中诗意的氛围应该更浓一些,孩子们对诗歌应该更了解更热爱一些,我们生活中诗性的感受和表达应该更多一些。
我们和诗歌疏离很久了。惟愿诗人的名号,再度成为无上的荣耀和至高的褒奖;惟愿学生对诗歌的感觉,重新变得又亲切又美好。
[作者通联:深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