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周 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要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然而,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性的思考,结果,尽管花费很大力气开发出了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却没有多少教学意义;而对于身边的资源却又没有很好地去利用,导致资源浪费。本文拟结合笔者曾遇到的实践案例,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位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松鼠》一课。上课后,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精心准备的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松鼠在林间活动。视频播放结束后,老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视频,喜欢小松鼠吗?”学生回应:“喜欢。”老师接着说:“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宝是大熊猫,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盼盼。那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也来帮松鼠起个名字,好吗?”思考了片刻,一位学生起来回答:“小松鼠活动很灵巧,就叫它灵灵。”第二位学生起来回答:“它体形小,就叫小小。”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了自己为松鼠起的名字。老师接下来表扬学生起的名字都很好,于是师生一起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那位老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视频,然后就视频内容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为松鼠起名,整个设计可谓煞费苦心。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素材,老师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去搜集松鼠的视频材料。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这样做效果究竟如何以及有无必要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追溯到文本本身。《松鼠》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是运用文艺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有机结合。而《松鼠》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所以,《松鼠》一课教学的重点目标是在于让学生掌握描写性说明的方法。
从课文结构来看,全文一共有6段,第一段总体介绍了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第二段具体介绍了松鼠漂亮的特点;第三段具体介绍了松鼠驯良的特点;第四、五段具体介绍了松鼠乖巧的特点;第六段补充说明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动物。可见,文章是把重点放在对松鼠特点的说明上。
我们再来研究教材中设计的课后练习。编者在本课中一共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其中第一题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在阅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最喜欢松鼠的什么特点。
由此,我们就引申出一个问题:既然课后练习中设计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那为什么不把这个问题作为课程资源,依据问题展开教学呢?事实上,如果换一种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毕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然后,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谈自己喜欢的松鼠的特点,学生一定能谈得出来;再进而,谈谈作者是如何对松鼠的这些特点进行说明的。如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困难。
而那位上课老师尽管选用了很丰富的媒体资源,但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则成为我们的一个疑问。
另一方面,即便撇开上面的问题不谈。单从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来看,当学生帮松鼠起了“灵灵”的名字后,教师并没有作出有意义的应答,而是立即又叫了第二位学生起来帮松鼠起名字,第二位学生起了“小小”之后,教师也同样没有作出有意义的应答。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很多课程资源就被流失了。如果教师此时能恰当引导,问学生帮它起名灵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说松鼠很灵巧,那么它的灵巧表现在哪些地方呢?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说明它很灵巧?这些问题一抛出,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本,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由此看来,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教学意义,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标导向资源开发
落实到每一堂课,课程资源就是为具体的教学服务的,或者说,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是一种有明确指向的行为,它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开发去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否则,资源开发就有可能只具有外在的形式,让课堂看起来很热闹,而无真实的教学意义。
如上所述,《松鼠》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描写性说明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介绍松鼠的特点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性说明的一个载体,如果反过来,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案例中,教师尽管开发了视频课程资源,向学生展示了松鼠的活动,但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说明他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问题。当然,如果学校里本身资源就比较丰富,比如教师完全不费功夫就可以收集到那段视频材料,那么在教学目标达成之后,临近这节课末尾之时,让学生来欣赏一下松鼠,也是未尝不可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不是单纯地来自于文本本身,而是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因为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只有在充分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去把握文本,才有可能抓住教学目标,并能依据目标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二)高度重视教材资源
教材,无疑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这一资源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因此,好像对着教材来进行教学,就是“旧课程”,就是不入流,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其实是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刻转变,而不是形式上肤浅的转变。它提醒我们,不要把教材当成唯一,而是当成一种资源,但这绝不是说要抛弃教材。事实上,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审工作都是极其严肃的,都需要经过权威部门的论证和审批,才能允许上市。因此,它的价值是可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物质条件为每节课的教学去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能把教材这种最基本的课程资源用好,就已不是件简单的事了。
在《松鼠》一课中,书本上的练习其实是有极高的价值的,如果能利用好,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那么完全可以让这节语文课上得富有语文味儿,上得颇具成效。这就启发我们,开发课程资源,必须要考虑成本问题,要高度重视教材资源,在开发其他课程资源之前,首先要考虑,用好教材上的资源是不是会更简单、更有效。
(三)开发动态生成资源
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视频、音频、实物、图片、教具等有形的资源,因为它更易于被感知,也更容易操作。但是,在教学现场其实还存在着大量无形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即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发这些资源,才能真正让资源本身具有教学意义。在案例中,当学生给松鼠起名“灵灵”、“小小”后,如果教师适时地抓住时机,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与学生展开富有意义的对话,那么教学目标也就易于达成了。
这样看来,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能立足目标,本着资源为目标服务的原则;只要能重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有着一种成本意识;只要在实践中能不断反思和历练,学会去开发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那么,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就能回归到教学意义上来。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