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新视野

2009-05-22 06:33
消费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对策

王 莹 山 平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原因的分析,从师生关系、开设德育课程、组织活动、家校合作、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德育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 对策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而且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育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是,多年来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致出现了学生品行低下、各种不文明现象频发以及发生打架斗殴、打伤老师、打死同学等恶性事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学校应该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应该首先教育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笔者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更是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德育对学生的成长、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学业失利、文化和思想基础薄弱、教育失误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种种表现,离我们的期望相去甚远。面对这群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少年,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常压在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心头。怎样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实施德育是笔者近几年经常思考的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调查得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由于学习吃力带来的压力,在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种种表现还不能够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1.对文化知识学习失去信心。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课较差,且对学习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他们选择职业学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而是为了混一纸文凭。因此在课堂上,老师的认真教学得到的反响更多是:“老师讲得再好,我听不懂,也不想听”。

2.对技术学习缺乏热情。对学习技术没有积极性,有的按自己的兴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见了计算机就玩游戏,有些同学在技术课上玩手机、闲聊、看课外书等,在试验实训课上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及指导训练。

3.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上课极为随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在课堂上不服从老师的教学管理,无理顶撞、甚至打骂老师。

4.日常行为表现差。学习不做作业,上课不听讲;就餐不排队;铺张浪费,讲究吃穿玩乐,玩游戏,恋网吧,追星。寝室里不主动整理内勤,甚至连自己的床铺也不打理。与老师讲话口气粗鲁,老师办公室推门就进,缺乏基本的礼貌与礼节。

5.用夸张的装束掩饰内心的迷茫。有的学生染发、烫发,甚至留着一些只有在动画片里才见到的发型,服饰打扮盲目的模仿明星。

6.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学校需要老师的全程监管和督促,在实习单位,不能按其单位的规章制度行事,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把握自己,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差。

7.缺乏自我教育。缺乏分辨美丑、辨别是非的能力;盲目尊崇哥们义气,在为人处事上常意气用事而缺乏理性。

(二)引发不良行为的因素分析。引发上述不良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成以下几种:

1.家庭的因素。中职学生中出现不良的道德现象,家庭教育失误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些来自单亲家庭,在这种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性格缺陷。有的学生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老人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放任孩子。还有些学生家长本身素质较低,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造成品德的缺陷。“养不教,父之过”正是如此。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复杂多变的社会,网络的诱惑、不健康的影视剧和报刊书籍、不良的社会现象等也是一个诱使部分中职学生走上歧途的原因。

3.学校轻视思想教育。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大力加强德育,但是学校并没有真正把德育纳入到常规的教育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思想教育。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存在各种不良的道德和行为现象,也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成为一件让广大教育者头疼的事情。对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不良现象和不规范行为决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放任自流,学校和老师应该负起责任,实施育人措施,纠正各种不良现状。

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的策略

要想改变职业学校的上述尴尬境地,就必须切实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只有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上来,才能使他们尊重老师,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热爱学习。学校只有既育人又育才,才能在社会上有好的声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那么怎样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德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是经师又是人师。一名真正的教师不应该只是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怎样做人,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泛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思想行为改变,这就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爱心来感化学生,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为师执教者对学生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和行为。而且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能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使其向着更好的方面转化。

爱护学生虽有对学生的尊重成分在内,但它已经不是对学生的一般尊重,而是一种对学生带有责任感和对他们的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它要高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一个教师如果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则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的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教师,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处事、为人及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并且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言行的榜样,这样才能感化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怎样做人,从而才能达到真正的育人的目的。

(二)开设素质教育课程。重视德育,提高学生素质,只依靠老师的言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建议职业学校开设一些素质教育课程以达到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比如我校在几年前就尝试开设了《礼仪》、《艺术欣赏》、《音乐欣赏》、《文学欣赏》等课程,这些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道德上有所认识和提高。德育应该是以水滴石穿的方式,把社会道德规范慢慢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从意识深处生发出道德感并能够伴随其一生。因此,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除了每一位教师参与德育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外,学校应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德育效果。比如某南方职业学校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了以补救为主的规范教育。采用细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办法,制定了涵盖学生家庭、学校生活的《学生手册》,并提出“低起点、小坡度、不停步”的德育工作思路;其操作思路为“五个一”:建构一套比较完整的生活化基础德育内容;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情感场系统;形成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主体式参与教育方式;搭起一个展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平台;构建一个以过程评价与激励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为此,他们编制了“三守一场”(“守时、守规、守信”和“扬长”)的学生自我评价表,对学生进行以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补救性教育。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举办类似“每周德育明星”的活动来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建议学校每学期都设置道德评分,把学生的道德分计入期末总成绩并直接与将来的实习就业挂钩。这既能使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又能为实习单位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来。对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要调动起家长的责任心,老师和家长要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学校家庭一起努力,使学生不管在家还是在校,都有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这样才能做到德育的内化作用。

(五)学校要有完备的奖惩制度。对于品德方面表现优良的学生,要通过广播、板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奖励和表彰,以激励好的道德行为。对那些有不良行为而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在德育中不应该放弃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要求,而应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罚。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及时悬崖勒马,以免将来贻害社会。

四、结束语

以上所述是笔者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的一点浅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作用,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针对不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切实把德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取得实效。只有所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上来,才能真正做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强国。

参考文献

[1]沈建明等:《三守一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对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诊错因 知对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