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佳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使用的思维方法。它不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创造出来的。在数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它不研究概念、公式、法则,而是研究这些概念、公式、法则得来的思维过程和规律。
21世纪需要更多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数学教学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呢?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四点:
一、必须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大量事实表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创造力赖以发展的基础。试想,当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四则运算都没掌握,那他怎么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答一题多解的两、三步应用题。因此,必须加强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对曾经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能灵活运用,这样,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便会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所从事的活动发自内心感兴趣,而不是对外部奖赏和荣誉感兴趣,他就会对事物更加敏感,更容易表现出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数学,从而产生想学数学、学好数学的思维,那么,在进行数学活动中,学生会更容易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认知风格和做事风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解题新方法、对概念的另一种正确的表述、自己制作的各种模型、自编应用题、自编游戏等等,都可以认为是一种创新。教师要激励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变通性、想象的丰富性。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先生提出了数学的再创造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活动。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展开活动,去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使学生逐渐具有创造性的认知风格和做事风格。
四、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要服务于实践。学生在数学的圈子里转,不太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学,这样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更丰富的材料,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积累素材。例如,我们在教学“行程问题”时,大部分是讲“相遇问题”。有些习题如飞机在空中相遇,火车在途中相遇等等。这些习题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而现实生活中关于此类问题有取之不尽的题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自己来编应用题:李军和陈红两家相距6千米,李军每分钟行220米,陈红每分钟行180米,他俩同时从家中出发,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诸如此类的应用题,既可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总之,开发、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动力。科技的发展和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师。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而努力奋斗。
(作者联通:414414湖南省汩罗市黄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