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华 唐莹莹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念和要求。从政治理念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政治价值变化的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六大方面。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4-0004-03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是政治系统及其运行的观念依托。政治文化的构建基础是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模式,同时影响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发展道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探索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一元化领导到多元参与治理、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巨变,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政治文化结构的变革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特别是以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以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再理解,并且在积极借鉴西方优秀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内涵丰富。本文试图从政治理念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政治价值变化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不同侧面对政治文化的发展作一勾勒;试图从一种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总结;试图从不同视角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一、从“两个凡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6年10月,我们党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但是,1976年10月26日,当时主持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作的华国锋同志在听取了中央宣传工作的汇报后,针对广大群众纷纷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和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情况,第一次提出“两个凡是”的主张。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这篇文章的观点。这次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通过对“左”倾错误的深刻剖析与批判,从党的政策上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通过拨乱反正,把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从极“左”思潮下解放出来,以开放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取代了僵死的教义信条,逐步形成了新的政治观念体系,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这也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目的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以江泽民同志“5·29讲话”和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的第三次思想解放,使人们从姓“公”姓“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做了新的阐述。2007年,以胡锦涛同志“6·25讲话”和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的第四次思想解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解放思想的作用和要求,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四次思想解放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理论基础。
二、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政治生活的主导观念仍然是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这种观念导致了我国政治生活的种种挫折和扭曲。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大的方针。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他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1963年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在总结湖南、河北等地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时,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他还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自1957年之后,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成为后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对阶级斗争夸大化、绝对化的提法,在一个较长时期里成为党的正式纲领,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断然否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极“左”思潮中解放出来,扬弃了“革命的政治文化”,建构了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的政治文化”。这一时期,党中央果断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教条,明确要求: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实体消灭之后,阶级矛盾就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党的工作应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内容和任务应是组织人民民主建设、组织和服务经济建设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对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
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正是在这些政治观的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从极“左”的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子上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观的确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以实践为基础,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这样就使人们的政治认识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建构当代中国的“建设的政治文化”。
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职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主观随意地判定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之问的联系,似乎有了计划经济,就有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越多越大越纯,社会主义就越成熟,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这些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发生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姓“资”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我们党制定改革方向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史上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它进一步冲垮了阻碍人们思想、阻碍改革开放的堤坝,使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势不可挡。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既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整个社会充满了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在新型的经济生活基础上,逐步建立新型的政治文化,同时随着管制、僵化、统一的计划体制到宽松的、有弹性、相对自由的市场体制的转变,“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了经济,也指导着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
四、从“人治”到“法治”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人治历史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在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的问题。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指导方针。1982年颁布了新的宪法,法律平等原则重新写入宪法,接着开始修订和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并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的政治目标。2002年12月,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使法治国家的目标更加具体化,并且表明政府将在实现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起表率和带头作用。总之,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全社会的法治意识逐步加强。当法治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必须、一种习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的时候,法治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成为政治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五、从“GDP优先”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到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因而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告诉我们: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下去,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11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站在时代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既坚持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强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改革创新,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更加突出地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强调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从“斗争哲学”到“和谐社会”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从社会地位的特殊、政治军事力量的差异来看,还是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来讲,都采取“斗争”的理念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斗争哲学”的理念与思维模式。建国初期的几年,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是比较正常的。遗憾的是,八大前后提出的一些正确思想和方针政策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相反,却出现了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直至1966年爆发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那种在战争年代习以为常的你争我斗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致使经济停滞、民主法制名存实亡、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得到发展,社会逐步稳定,法制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正常轨道。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在不断深化。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十六届六中全会把这六个基本特征称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至此,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共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反映政治本身,尽管这六大转变涉及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影响。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也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