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研究: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

2009-05-21 10:09潘耀华申作亮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业绩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

陈 刚 潘耀华 申作亮

摘要:本文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改革成效得出初步检验结果,并从建立绩效评价、后续考核和政策配套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业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3-0070-03

始于2003年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确定了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的改革目标,经过五年的改革发展,全国已有7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兑付了专项票据,这些农村信用社是否有效实现了改革目标尚不可知。本文以日照为例,基于Yaron业绩评估框架,对经济上行周期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期反映其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理论综述

目前,研究者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评价一直多有分歧,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指标体系。主流的研究思路是,对照专项票据兑付考核相关指标,运用问卷调查、财务指标比较、经营机制和产权效率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式分析和评价。从实际分析效果看,这类分析方式往往面面俱到,但指标间的关联分析少,无法准确判断农村信用社的整体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Yaron于1992年所提出的用于衡量农村金融机构的业绩评估框架已被学术界和实践者广泛接受(Christen,etc. 1995;Ramola and Majahan,1996)。该理论首先假设农村金融机构业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改革政策这一变量, 这是因为除改革因素外,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宏观经济政策、自然条件等因素比较平稳,这个假设与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处的外部环境基本吻合①。而且Yaron的业绩评估框架所包括的“目标客户的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性”两个基本指标,能够度量农村信用社实现改革目标的过程。鉴于此,本文选用Yaron的业绩评估框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进行评估。

二、Yaron的业绩评估框架及指标体系

(一)Yaron的业绩评估框架

该框架包括目标客户的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性两个基本指标(见图1)。覆盖面指标反映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目标客户、满足目标客户的程度,既能衡量深度(所服务客户的类型),又能衡量广度(利用不同方法所服务的客户数量),能够体现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前后的支农服务状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用复合指标补贴依赖指数(SDI)衡量。该指标表示农村信用社在其持续经营中对补助金的依赖程度,可理解为去除补贴后农村信用社需要提高的以维持其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利率水平。补贴依赖指数为1,表示将平均贷款利率普遍增加1倍才可以取消补贴;补贴依赖指数为零或负数,表明其年度利润等于或超过该年度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补贴,农村信用社已经实现完全的持续性。SDI指标充分考虑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其经营中的社会成本和存在的困难,亦能避免一般财务指标的缺陷。另外,具体指标可以根据评估需要以及评估主体的特点进行选择。

(二)覆盖面指标的选择

根据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要求和发展特点,本文选取以下指标来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覆盖面:

1. 资产规模:反映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

2. 存贷款规模及增长率:反映农村信用社与所有客户交易的规模。其规模越大,服务客户的数量就越多。

3. 贷款结构:反映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客户群体,以及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的深度,包括农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相关指标。

4. 贷款条款:反映农村信用社向主要客户群的贷款方式及其效果。贷款的条件越简单、程序越简便,客户的金融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金融服务的质量就越高。

5. 交易成本:反映农村信用社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该指标能够影响客户获得金融服务所付出的成本,本文用每百元贷款所分摊的营业费用进行计算。

(三)补贴依赖指数(SDI)指标的调整

本文计算补贴依赖指数时采用Yaron(1992)的模型,并根据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作了如下调整:

SDI=农村信用社所获年净补贴/年均利息收入

={A(m-c)+ [(E*m)-P]+k}/LP*I,其中:

A:从央行获得的低息和无息再贷款的平均余额=(业务状况表上向央行借入支农再贷款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m:社会机会成本,可以用平均存款利率代替,为便于计算,本文用年累计利息支出/各项存款年平均余额。

c:实际支付的借款利率=农村信用社向央行支付的支农再贷款利息支出/A。

E:平均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年初数+年末数)/2。

p:调整后税前利润。根据现行会计标准和纳税调整因素,对损益表中反映的利润作如下调整:调整后税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应提的呆账准备增量(△TLP)-损益表中反映的呆账准备增量),其中△TLP=(本年末允许提取的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上年末允许提取的呆账准备的资产余额)*1%,若△TLP≤0,均作0计算。

K:收入捐赠与费用折扣之和。从日照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情况看,农村信用社从未获得额外的收入捐赠,只是根据改革政策,享受到税收减免、保值贴保息和专项票据利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本文K取于此。

LP*I: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收入所得。

三、实证分析

从日照市四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看,历经了2004年专项票据发行阶段、2005—2007年专项票据兑付阶段和2008年以来的专项票据兑付后阶段,因此本文选取2003—2008年期间进行分析。

(一)覆盖面指标

1. 服务的广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营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以来,日照市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快速膨胀,年均增幅达20.54%,截至2008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总资产达163.7亿元,为2003年(改革前)的2.4倍。从资产结构看,贷款成为资产中占比最大的项目,且呈持续走高趋势,表明贷款对资产规模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也明显加大。

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放能力大大提高。2004年以来日照市农村信用社存款规模以每年不低于21%的环比增速扩张,有力地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为其扩大信贷投放奠定了基础。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和农业贷款年均增幅分别达22.81%、21.13%,尤其在2004—2006年的专项票据发行、兑付阶段,农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可以判断,在此期间的制度推动和激励作用非常明显。截至2008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存款、贷款、农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003年的3.01、2.79和2.61倍。

2. 服务的深度。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明显加大。日照市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农户贷款在贷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最高分别达86.73%和78.85%,其走势虽然呈现一定程度的先扬后抑,如在2007年后指标有所回落,但基本不低于改革前水平,仍是贷款中份额最大的部分。从农业贷款的结构看,农户贷款占据农业贷款份额7成以上,其走势在总体上也是逐年上升的,且农户贷款年均增幅达26.95%,分别高于贷款、农业贷款年均增幅4.14和5.82个百分点,呈现出较强的拉动作用。从贷款农户的覆盖面看,2005年后保持在30%以上,较2003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农户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大提高。

3. 服务的质量。2003年以来,日照市农村信用社加大了信用村(乡、镇)、信用户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三信工程”,使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可直接在柜台办理贷款,实现了随用随贷;同时,农村信用社还针对农村经济主体发展状况陆续推出了“担保联合体”贷款、“信用联姻担保”贷款、“大联保体”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贷款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大幅增加农村信用社的交易成本,随着经营状况的好转,农村信用社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正向激励措施,以及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等,造成交易成本较改革前有所增加,但整体上看每百元贷款所分摊的营业费用呈持续走低态势。

(二)持续性指标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对补贴依赖指数(SDI)进行了计算(计算过程略),结果如表1所示。2003年以来,日照市农村信用社的SDI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在2005年以后,SDI值均为负数,这表明在改革推动下,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可持续性,且持续性不断增强。即使农村信用社降低平均贷款利率、取消所有的补贴,其发展仍能保持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风险状况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机制转换与效益增长的联动,通过借助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有效实现了资产升级,大大增强了消化历史包袱的能力。截至2008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全部弥补完毕。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改革以来,日照市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广度、深度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尤其在存款、贷款和农业贷款规模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对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村推出的一系列金融产品和创新模式,也较好地满足了农村金融需求,确保了来自农村的金融资源能够更大程度上运用于农村。同时,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对补贴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说明资产升级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有效和持续的经济利益,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农村信用社通过产权改革和机制转换促进了长期经济利益的实现,可以判断其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结论的得出,是基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总体处于上行阶段,并未考虑经济周期逆转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这将是下一步研究需要加强的。

但同时也应看到,2007年以后,随着专项票据的陆续兑付,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增长率、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占比等指标呈现出加速回落趋势,尤其在2008年上半年信贷规模调控下,其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近17个百分点,在支农的社会性和逐利的商业性结合上出现了动摇,其逆向选择的风险已初步显现。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后续考核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特种存款等手段,加大农村信用社偏离改革方向的机会成本,以推动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切实建立深化改革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政策配套机制。地方政府应对支农贷款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损失补偿等优惠政策;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不应局限于弥补支农资金缺口,更应发挥政策导向和引流作用,以及对涉农票据实行差别的再贴现率等,吸引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贷款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营与支持三农在实践中的统一。

注:

①在改革期间,我国经济波动较小,发展比较均衡,且连续几年处于上行通道。

参考文献:

[1]JACOB YARON.Rural Finance:Issues,Design and bestproducts[J].WorldBank,1999.

[2]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J].金融研究,2007,(1).

[3]安翔.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及评价指标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7,(4).

[4]张仁寿,张亚芬,陈池.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绩评价方法的探讨——兼论转轨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创新[J].广东改革参考,2007,(2).

(责任编辑 刘西顺)

猜你喜欢
业绩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