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对赵泽华的《欣赏生命》一文进行解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发了笔者对生命回归本真状态的诸多思考与体验。
【关键词】生命 感悟 回归 本真
有幸通过“子午书简”聆听了赵泽华的《欣赏生命》,非常感慨于她能把生命看得如此朴素、细致而又纯美。也许生命总是要在经历濒死的黑暗与沉寂之后,才更能洞悉它伟大的真相。
我没有过这种经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死亡的思考就无休止地纠缠着我。5·12地震之后,众多生命的倏忽逝去,让我感觉死亡似乎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地向我靠近,我无法拒绝,但也不悲伤,“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自古至今,无数王侯将相,无数盖世英雄,都无一例外地死去了。而命若尘埃的我,又怎能逃过这命中该有的劫数。然而,我隐隐感到我内心的焦虑,一种对死后虚无的焦虑,我将似一阵风、一缕烟永远消失在茫茫大地而不复存在。这种焦虑让我的同事常笑我太过悲观;这种焦虑让我无比羡慕周围的人,羡慕他们能把死亡当作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更羡慕他们能在生活中永远保持那份从容淡定的心态;当然,这种焦虑也让我无数次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存在。
我的审视没有哲学家们的深邃,没有文学家们的大爱,也没有艺术家们的浪漫,我只是反复咀嚼自己,咀嚼已消耗过的空洞的生命,咀嚼原想完美度过仅有的一生的单纯理想,如今为何布满了抹不去的厚重阴影与无尽的耻笑。纯真的生命变得残缺,残缺的生命又该如何才能变得完美。
我喜欢林黛玉,喜欢她的那句“我为的是我的心”,讲的是爱情,但在现实中又不仅仅指爱情,多少人又真正在为自己的心而活。短暂的生命,忧郁的精灵,也因为这句话永远地活在后世人心中。而我的心呢?它在哪里?是沉重的生活把它丢失在了逝去的尘风中,还是蒙蔽在了现实的沉沦里?生命成了红尘路上最麻木的悲凉。
我知道自此我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像《欣赏生命》中那个幸福的女主人般细腻、美丽、婉转,因为那是一种没有经历任何风霜与污染的平实;我也知道自此这种平实将唤醒我迷途的灵魂,如同沉睡了千年的僵尸,千年后的苏醒只为寻找他的真爱而不再错过,而我只想找回生命应有的色彩而不再虚度。
就像卡门,我欣赏卡门,不是因为她的无所顾忌,而是因为她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不是因为她的恣意放纵,而是因为她没有任何的虚伪敷衍。这个俗世中的堕落天使,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大胆追求生命本质的自由与快乐。她妖艳过,绚烂过,最终也凋落在她最美的皮囊上,如一朵怒放的罂粟,充实了她短暂的一生。或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生命,透明的不加任何修饰。
我做不了卡门的妖娆,却渴望拥有她敢于追求本质自我的勇气。这份勇气将激励我用我血染的双手,托起平庸的沉重,撕碎虚伪的软弱,重新打开休眠的记忆,然后乘着庄周的羽翼,回归自我生命的真实。不管前方有多少斩不断的荆棘,挥不去的迷茫,生命终究不能成为死亡的遗留物。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真正尝尽人生百态的大智者,却能站在万米的高空,俯视被时间玩弄的生命,撕毁历尽沧桑的感伤,真正走向生命的豁达与辉煌。
★作者简介:席志媛,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