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历史场景提高教学效率

2009-05-19 03:49王志强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电教思维能力历史

王志强

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电影、录像、电视、投影、录音、幻灯等现代电教媒体综合、有效地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第四册中《神圣抗战的开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历史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历史具有久远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就久远性而言,学生对久远的史实难以感知和理解;具体性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基础知识进行记忆;综合性包括历史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意志、情感等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在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利用电教媒体的声音、色彩、图像等再现历史情景,把久远、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真实、形象、生动,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持久高涨的学习情绪。

如讲本课概述后,我先播放一首学生最熟悉的歌曲《国歌》,并配以一组日军占领我国领土的投影片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悲愤激昂的歌声及祖国的大好河山惨遭铁蹄践踏、令人怒火中烧的真实画面中感受当时的历史情景,适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日本为什么侵略我国?国民党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以此引入教学。

二、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爱国情操

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历史教学要深刻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要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单纯依靠语言讲述,缺乏情境渲染,牵强附会,思想教育易流于形式,往往不能引起学生共鸣,难以发挥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如引入电教媒体,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增强历史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加深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讲授“血战台儿庄”时,我选播了一段《血战台儿庄》的录像片,再现我抗日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情景,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当学生看到抗日将士收回台儿庄的场面时,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此时,一种爱国主义情感便油然而生。又如讲“平型关大捷”时,我选了八路军胜利后搬运大批从日军手里缴获战利品的录像,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崇敬八路军、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三、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感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较抽象,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讲述也觉得力不从心,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如本课教材中“日军侵略路线”和“五大会战”两部分跨度大、内容多,特别是如何理解“日军侵略特点”和“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功与过的评价”,难度较大,是教学的重难点。借助投影片地图,可以反映日军侵略特征;借助录像和幻灯片,可以再现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初期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直观画面,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这样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再现形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素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基本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已开始对人生价值、生活哲理和社会现实进行思索。学生学习历史,在满足于学习一般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探求人生哲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电教媒体表现力强,传递信息量大。它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会注释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本课小节时重点要解决“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功与过的评价”,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认识:中国当时的现状及敌对双方力量对比、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个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血的历史总结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电教思维能力历史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