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东 胡朝麟
去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出口大幅下滑,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各界对外贸的关注和议论越来越多,有些人认为外贸依存度高,我国经济受制于人,提出要从政策上引导外贸企业转做内贸。本文从利弊、供求和实务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认为,外贸出口转内销不应成为政策导向。
一、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主张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的同志,主要提出了三点的“利” 作为论据:
1.避免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2005年7月20日汇改开始人民币进入上升通道,兑美元累计升值20%以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由于同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以及我国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升值。汇率波动使大量外贸出口企业蒙受损失,汇率不稳也使得交易双方预期不明,为防止汇率风险而推迟或减少减小订单,而内销则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2.减少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大,受外部影响也大。本轮经济危机中,由于国际需求下降,特别是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60%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我国外贸出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滑,在去年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以后,1-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已同比下降21.8%。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半年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3.减轻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使得近年来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压力空前。欧美国家一方面利用“两反一保”和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市场,一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及农产品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继续施压,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是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颇有微词。来自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若部分外贸出口转内销则可以减少贸易不平衡,从而减少贸易摩擦,减轻外部压力。
(二)不利方面
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也必然会面临以下三点“弊”:
1.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将减弱。众所周知,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几年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贸出口转内销必然会减弱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与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政策是相违背的。另外,若外贸出口转内销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同样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分工可以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国的福利,反之,外贸出口转内销将会降低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国家福利流失。另外,外贸本身就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检验,许多大型跨国企业正是通过外贸的发展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加剧国内市场竞争产生挤出效应。外贸出口转内销必定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若内部需求不能同步扩大,则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产生挤出效应,使得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倒闭,也有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影响市场秩序稳定。
(三)综合分析
任何政策选择都会有利有弊,关键是要整体上利大于弊。提倡外贸转内销,有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弊。
一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外贸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扩大出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刺激和扩大了国内总需求,同时还大幅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进一步深化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国际市场是靠长期开拓发展的,面对一时的困难,放弃市场容易,今后再想重新进入就更加困难。
三是外需与内需、外贸和内贸在实践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者都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内外贸并举,两条腿走路,总要比仅仅依靠内需、一条腿走路要好。
二、供求分析
(一)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增加,已经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总体来说,大部分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但有17%的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商品供不应求。短缺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一些垄断行业,需要通过扩大进口和破除垄断来解决;而在普通工业品生产领域,更多的是出现相对过剩,很多企业出现开工不足。供过于求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器、体育娱乐用品、五金工具、鞋帽等工业消费品领域;供过于求的生产资料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产品、建材等领域,而这些产品正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通过出口消化了部分过剩产能。
另外,我们通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国内市场对货物商品的最终需求,如果外贸出口总额相对于国内市场需求越大,其比值越大,则外贸出口转内销对内贸企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即可行性越小。
2000年-2007年期间,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消费的增长,“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的上升趋势,2006和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甚至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2007年出口达到92599.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最大值1.04。而08年虽然受出口下滑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但“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0.91。
依据2008年的数据,每1%出口转为内销,国内消费需要增长0.91%才能平衡供给,这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若2009年中国经济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和国内消费均按2000年-200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增长,那么2009年出口将达到12116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80亿元,但据目前来看,1-7月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2%,预计全年下降15%,即预计09年出口84332.66亿元。若要使经济以预期速度增长,外贸出口企业的生产不受影响,则36831.14亿元的外贸出口差额须由国内消费来满足,即0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需增加到154611亿元,比08年增加46123亿元,增长42.51%,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二)内外贸产品结构不同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不同,各国出口的将是具有比较优势或资源丰富的产品。宏观上,内外贸产品结构对等或相似是外贸出口转内销可行的必要条件。
有关国内贸易的宏观统计数据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最能反映国内市场的最终需求,而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直接选取海关统计数据库中SITC分类的数据来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石油及制品类”、 “金属材料类”和“食品、饮料、烟酒类”占据国内贸易批发与零售的前三位,总共接近50%。而我国出口商品前三位分别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如表1所示,出口贸易与国内贸易统计的商品分类标准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进行直接的对比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按照国内贸易统计中的商品分类标准对出口贸易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整理后的出口商品首位是“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占34.68%,在国内贸易中仅仅占4%左右,位居第八。国内贸易中占比排在首位的“石油及制品类”,2007年占比21.08%,而在出口贸易中只占1 %左右,2007年列出口第8位。国内贸易占比排在第三的“食品、饮料、烟酒类”,2007年比重为12.58%,而在出口贸易中一直在3%左右。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国内贸易与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外贸出口转内销在供给与需求上难以对应,可行性较低。
(三)扩大内需也有很多困难
国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这是十分正确的,可以说启动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石,应该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来贯彻执行。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忽视外需。一方面扩大内需本身就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另一方内需和外需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如果通过扩大内需使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使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内市场容量将不可限量,足以容纳外贸转内销的部分。但是,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现在的市场还难以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消费层次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另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变化有其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短期内能够改变。
近年来,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2007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48.79%,居民消费支出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47%,下降到了2007年的35.45%。
形成这一局面有多重原因,其中有一条是肯定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也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仅为3223.85元,而城镇居民为这一数字的3倍,据统计,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并不是不舍得消费,而确实是无钱可花。当前国家许多拉动内需的政策都是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如:家电下乡政策、购车补贴政策。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拉动作用有限,也难以持续。
因此,从宏观的供求关系来看,短期内国内需求难以购买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供给,外贸转内贸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三、实务分析
外贸出口转内销微观上需面对实务上的困难。
外销在多数情况下以“客户+订单+生产”的单一交易方式进行,企业基本上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打版、生产、交货,其核心能力聚焦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及重大贸易客户的管理维护上;而内销则是“市场需求+产品组合+渠道网络+品牌打造+团队执行”的系统对抗,将直接面对复杂多变消费群体、消费结构、经销代理,其核心能力聚焦在产品的适销对路、差异化的产品风格、渠道掌控与品牌提升上,整体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多层面、较为精细的系统化操作,迥然不同的操作思路套路对外销转内销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表2所示,外贸企业转内销在实践上将遇到了以下几方面困难:
(1)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国内销售最重要的环节,内销企业一般采用支付“进场费”进入大型零售市场的方式进行销售,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零售终端,内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外贸企业以往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网站、参加展会等方式接单生产,也许销售部门只有两三个人。外贸企业转内销需要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还需要支付“进场费”等渠道费用,这些都令许多外贸企业望而却步,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最大障碍。
(2)没有自主品牌或品牌无知名度。大部分外贸企业属于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类型,很少拥有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生存依靠的是OEM,这种模式下企业只需要把产品生产好,市场的风险和残酷的竞争则有品牌商承担。内销企业多数拥有自主品牌,且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品牌进行包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低的品牌难以进入较好的商场。大多数外贸企业要想拥有知名品牌非常不易,仅商标的申请程序就大约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提高品牌知名度更是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外贸企业在国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使得他们的产品虽然有较好的质量,但难以进入好的商场,销售业绩自然也就不容乐观。
(3)研发能力不高或不符合国内需求。除部分企业采用贴牌生产外,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加上贸易补偿是外贸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三来一补”式的外销模式大多是客户提供产品标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往往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多年的外贸经验使得外贸企业一般都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和国际市场,按照双方订单上达成的数量和产品规格进行生产,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改进都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造成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较差,难以针对市场作出产品更新。
(4)订单规模及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在订单规模方面,国内采购的订单金额一般不如国外那么大。外贸订单动辄百万的诱惑使得以前很多外贸企业不愿接受国内小单,因为大订单具有小订单不具备的规模效益,而且小订单让企业挣的也少,但是,小而散却是内销的特点,企业看起来庞大的销售规模都是靠着无数经销商分散的小订单堆积起来的。在运营模式上,外贸采购的订单制,采购商给厂家技术图纸和标准,然后下订单,货到付全款;而内贸采购是实物制,要求厂家先生产出货品,采购员根据厂家的货来决定买多买少,这对厂家而言存在风险和库存问题。
(5)销售结算方式不同,经营风险加大。在预付款上,国内采购商要根据厂家情况,个别交涉,一般货款的结算有一定期限的账期,非食品类商品要实行退换货制等,风险较大。而国外采取的是国际标准的信用证和提前预付定金制度,生产企业风险较小。外贸企业转内销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同,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对资金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
(6)没有国内售后服务体系。外贸企业一般不用考虑售后服务问题,企业的任务只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货,而内贸采购商则会要求制造商投入人员、资金参与促销、广告等,为商品的销售共同出力。
可以看出,外贸和内贸在交易规则等实务操作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对国内市场的交易规则和制度,外贸企业的内销之路困难重重。
四、结论
“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不应成为我们的政策导向。提倡外贸出口转内销,很可能会增加国内的竞争,产生挤出效应;外贸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外贸与内贸、外需与内需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努力促进外贸出口,同时也要拉动内需,外贸与内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