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历史课型

2009-05-17 05:34魏建锋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型资料笔者

魏建锋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何把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而在历史教学中怎样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互相合作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与具体的历史教学相结合呢?笔者是这样思考和尝试的。

基本思路:自从提出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如何把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已经成为每一个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追求。

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一个误区:好像教师讲得少的课就是成功的课,热闹的课就是成功的课。其实不然,仅就历史学科而言,笔者深感由于受教材提供的历史信息量、学生个体差异以及课堂教学手段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学中的讲授作用仍然不容小觑。传统教学的弊端应该是老师过多关注对教材内容的研究,而对讲授对象(学生)了解较少。要改变这种状况,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继而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讲授和指导。

基于这种思路,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把历史课堂分为几种相对独立的课型,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把这几种课型的教学目标与具体操作方式介绍如下。

一、预习生成课

学生拿到新课本后,很喜欢随便翻翻。其实,学生在“随便”的翻看中已经对教材有了一个感性的认知与把握。但如何把学生下意识的认知转为对教材的自觉把握,却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预习生成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自学把握教材的知识架构,完成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让老师初步了解学生的心智架构,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看书任务:请同学们自己到课本中去发现有意思的内容,看看这本书都介绍了哪些内容?看着下面跃跃欲试的学生,笔者话锋一转又提出了具体任务:“不过,下课时请同学们把你们感觉有意思的内容写在纸条上交给我,有疑问的内容也可以写在字条上交过来。”下课时,学生的纸条交上来了。在翻阅这些小纸条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完全超过了预期,居然还有几个学生用表格的方式画出这本教材的知识框架图。当然这中间更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尖锐问题,其中一个学生写到:“老师,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可为什么后来改革开放时又要主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还有一个学生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的提出,使笔者对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教学目的性增强。

平时,除了安排学生进行整节课的预习外,笔者更多地会利用课前或课间,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目的性强、有一定深度的预习。

二、解难释疑课

解难释疑课是预习生成课的自然延伸。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形式上看,这种课型更接近我们传统的上课模式,不同之处在于这种课型的“讲”是完全立足于充分研究学生的现实认知能力而形成的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授课,真正把“备学生”和“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到了实处,避免了以前为讲而讲、隔靴搔痒的尴尬。

以《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一课为例,当在预习课上发现学生对土地制度变革有强烈的好奇心后,笔者就在组织学生学习完“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这两个栏目后,又专门用了一节课时间对中国土地制度的沿革进行了专题介绍。从《中国历史》第一册商鞅变法的化“公田”为“私田”讲到中国朝代更替中的土地因素,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局限性。然后直接引导学生翻看三大改造中的农业部分和大跃进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这些政策形成的必要性和历史局限,很自然地引出“社会发展需要和谐,而和谐对社会而言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这一结论,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了解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与作用。

从课后学生的反映看,尽管笔者用了许多对初中生而言相对有难度的资料,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绝大部分同学通过这样的介绍掌握了知识、理清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三、复习巩固课

复习巩固课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课型之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抓好“练习巩固”与“信息反馈”的有效结合,避免上成自习课。在做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准备充分的素材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同时教师也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掌握学习信息以调整教学方案。

在处理这类课型时,笔者一般是这样做的:先组织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形成性检测题。通过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也使老师在查漏补缺的同时为历史知识的概括与综合组织素材和思路。如在组织八年级上期《中国的近代化》的复习时,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了两道材料题,其中一题为: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以上三组材料分别为我国近代史上的哪些运动做了舆论准备?

这些运动是如何一步步改变中国命运的?

这里,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初步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的知识应用能力,而第二个问题则重点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深入理解历史的水平,为老师对知识的综合深入点评“备课”。

四、活动升华课

活动升华课和复习巩固课作用相似,都是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但操作方法不同。复习巩固课重在“面”,注重对所学历史知识整体的巩固与升华,而活动升华课则重在“点”,侧重于通过组织学生对一两个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研究能力。在组织这类课时,笔者注意把握的原则是“紧扣教材、适度深入、自主探究”。在活动主题的确定上,注意紧扣教材重点、难点选择主题;在活动素材的收集上,注意充分挖掘教材和练习题中资料的潜力,适度收集课外资料;在活动的组织上,坚持活动为教学服务,绝对不为活动而活动。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红军长征故事会》的活动课。在上课前,老师就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了五个小组,并根据各自的主题收集资料。如瑞金组重点收集红军长征原因、出发时间、地点等方面的资料,遵义组重点收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作用等方面的资料,雪山草地组重点收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资料,会宁组重点收集三大红军会师的经过、影响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各组依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介绍、说明甚至表演,然后由评委组分别进行点评。而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协助评委组对各组的展示进行总结性点评,并不对学生活动过多干涉。结果整节课既轻松活泼,又主题明确、效果明显。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曾遇到过不少因为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课前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活动失败的例子。

总而言之,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各种教学模式都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这几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拆开,更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由组合。关键是教师要用心,能真正俯下身去、静下心来。俗话说:“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就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
课型资料笔者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老师,别走……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