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宇
学生千差万别,有的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的贪玩好耍成绩落后,有的学得轻松愉快,有的则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在学校不论学生其他方面表现如何,我们习惯以成绩为依据把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我们为“优生”欣喜,为“差生”苦恼。在教学中一直在高呼转化学困生,那么,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困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主动得到发展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体会和做法。
一、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主要特征
1学习兴趣淡薄、记忆力和注意力差。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客观的历史事实不能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学生通过文字资料感知到的历史事实是空洞的、抽象的,时间地点是枯燥的,加上历史知识本身实用性不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学困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往往只对故事感兴趣,对知识的掌握则缺乏兴趣。他们记忆知识速度快,缺乏持久性。很多学生表现出“记得快,忘得也快”的记忆特征,常感到开卷则了然,闭卷则茫然,出现学前忘后的现象,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差,准确性低。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大部分学困生的共同特征。他们上高中仅仅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到学校学习。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不明确高中学习的意义,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表现出敷衍、粗心等特征。
3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结构不合理。他们对教材中要求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常常混淆,答题时颠三倒四。另外对历史知识中的理论不能理解,形不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造成学习困难。
4思维能力和学习的迁移能力差。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缺乏积极思维的习惯,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常感到不适应,认为高中历史难学而望而却步。其实这是因为长期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迁移知识能力,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
二、历史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心理原因
历史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育工作的不足,有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学生思想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在一个学困生身上往往有很多原因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我认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由于失败受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情感是造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消极情绪和消极情感的存在,是造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首先,加强对学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消极心理是学困生学习的心理障碍,要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获取成功,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为学困生设立合适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不断克服消极情绪。
其次,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动机。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搜集当地地方史的有关资料。这样一来,既培养了能力又激发了兴趣。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使学困生学会学习。作为历史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上,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困生的自学能力。一般选择历史概念少、叙述强的课文作为阅读训练材料。第一步,把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列成问题写在黑板上,由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第二步由学生列出教学提纲,再对照我的板书查缺补漏。第三步由学生设问我回答。经过这三个步骤,初步培养了学困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作为学困生,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关心。作为教师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把他们培养成才要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善待他们、欣赏他们,他们一样会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