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月
落后,落后,落后。这是我从中国人嘴里听到的谈论缅甸时使用最多的一个词。用一种自以为不再落后的口吻,带着自觉或不自觉的优越感,频繁地使用这两个字。
在曼德勒机场通关时,两个广东商人排在我后面,不断用落后、愚蠢、笨、傻、懒、穷等侮辱性的字眼儿,谈论着那个他们正在排队等待进入的国家。行李检查开始了。缅甸军政府的腐败黑暗世界闻名,离境时旅客包里的缅币一概会被没收,等于变相抢劫。相比之下,入境还算好的,只是被要求摊开行李搜一搜。那两个广东人带了两只大纸箱,扁扁的,用绳子捆着,工作人员没让他们解开绳子扣,而是拿来一把大剪刀,细细地把捆箱子的绳子剪了个粉碎,然后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摊开一样样翻检,折腾了很长时间以后,才说:“行了。”两个商人面对一片狼藉,没敢吭声,把东西捡回箱子,一人托着一个几乎散架的纸箱,怏怏地离开了检查柜台。这是我在近半个月的缅甸旅行中,惟一一次看到“以恶治恶”的一幕——曼德勒靠近云南,其实大部分海关人员都会说中文,他们听得懂那两个人在讲些什么。
我是中国人,但我不认为我应该为那两个广东商人说话。很多时候,旅行中令我感到难堪和愤怒的,恰恰是我的同胞。在多年的旅行经验中,我遇到的最没有教养的个别游客,如果一定要以地域区分的话,就是中国人、印度人和埃及人,而这三个国家,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国家。
出门在外,不管身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不少中国游客会顽固地戴上有色眼镜,这也决定了他们旅行视角的俯仰、对当地文化的褒贬。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旅行时,旅途中遇到的不顺心、不愉快、不合意、不理解,都会被归结为“这个国家的问题,是这个国家不好”,进而在对比中,增长出更多的自我感觉良好。当年,日本人瞧不起“东亚病夫”,英法殖民者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如今我们也在说:“缅甸有什么好看的,那么落后。”
旅行中,狭隘,遮蔽住的往往是自己的视野和心胸。
(霍迪摘自《写真地理》2009年第2期 图/张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