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波 曾宏涛 程琦
摘要: 2008年4月25日和26号国际篮联中央局在北京召开会议,做出了几项关于篮球规则的重大历史性决定。通过文献资料法加以研究认为本次规则的修改主要是为了提倡攻击性防守,加快比赛的速度,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加强对比赛中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的管理,减少队员受伤的机率;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并在未来建立起一套全世界通同的篮球规则。
关键词:篮球规则 修改 精神 意图
篮球规则从1891年的原始13条发展到现在,他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篮球规则和篮球比赛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作为篮球运动的法,他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在篮球运动全球化及市场化的大趋势下,特别是在FIBA与NBA共存的前提下。由于NBA这个全球最成熟的篮球职业联盟的成功运作。FIBA篮球规则也应相应的变化。FIBA篮球规则只有及时进行废、立、改,才能使规则反映和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2008年4月26日国际篮联中央局在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由研究篮球规则的专家组成)的提议下做出了几项关于篮球规则的重大历史性决定。在这里分别对08年和10年规则的修改精神和意图加以探讨:
一、 2008年规则修改部分,以下条款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生效,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开始生效的若干主要条款
修改后条款:
(一)队员跌倒在地面上:当一名队员持球跌倒在地面上或在地面上滑动将是合法的。
修改精神与意图:鼓励和提倡双方队员对球的争夺,减少因为双方队员对球权的激烈争夺而引起的中断比赛次数,使得比赛更加激烈,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
(二)球进入该队的前场:在球从后场运入前场时,当运球队员的双脚及皮球都与前场发生接触时,球被认为已进入前场。
修改精神与意图:提高了球进入前场的难度,鼓励和提倡各运动队研究和发展全场的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的运用,扩大双方争夺的范围。当球在后场时,就展开对持球队员的紧逼、夹击,结合轮转、抢断,将会加快比赛的攻守转换速度,让比赛更加激烈,更加具有观赏性。
(三)球回后场:如果一名队员从本队前场起跳,在空中获得球权,然后落入本队后场,此情况将不再被判定为违例。
修改精神与意图:鼓励和提倡双方运动队研究和发展攻击性防守技战术,扩大对球权争夺的范围,修改此条款避免了由于旧规则的限制,而在比赛最激烈,最具有观赏性的时候突然对比赛的中止。
(四)干涉得分和干扰:如果一名队员从篮筐下方穿过篮筐触到皮球,此情况将被判定为干扰(且不是简单的违例),所有关于干涉得分和干扰的限制都适用。
修改精神与意图: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修改后FIBA与NBA一致。提高球迷对FIBA比赛规则的熟悉程度,让更多的球迷参与到对关注与讨论,提升比赛的互动性。
(五)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如果防守队员在试图阻止对手进行快攻时,从后面或侧面引发与进攻队员的接触,且在进攻队员与篮筐之间没有其他进攻队员,那么该接触将被判为违体犯规。
修改精神与意图:随着各队研究和发展全场攻击性防守技战术,比赛的节奏将加快,漂亮的抢断、快攻以及助攻次数将会增加,此条款的修改,通过对以犯规为代价非法获得利益的行为的处罚。以此减少比赛中可能因此而出现的粗暴行为,减少比赛中止的次数,来净化赛场风气,保障比赛的流畅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六)技术犯规:可对过度挥肘的队员(无接触)判罚技术犯规。
修改精神与意图:加强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的处罚,净化赛场风气,减少队员可能由于对方的行为而受伤的几率。降低可能由此而引发的队员之间的暴力冲突。
二、 2010年规则修改部分,以下条款将按照以下时间生效
高水平比赛/I级比赛:于2010年10月1日起生效,即2010年世锦赛后开始生效。中级水平比赛/II级比赛:于2012年10月1日起生效,即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开始生效。
修改后条款:
(一)罚球线和限制区:限制区应为比赛场地上标出的矩形地面区域。
(二)无撞人的半圆区域:应在比赛场地两端的球篮下各标出一个无撞人的半圆区域。半圆的内沿应距离球篮中心1.25米。如果进攻队员是与站在进攻有理区内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判罚撞人(进攻)犯规。
修改精神与意图: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修改后FIBA与NBA趋于一致。
(三)提前公布规则修改的相关条款,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时间段来作为缓冲和适应的时间段。
(四)三分投篮区域:三分线的距离应为6.75米(目前为6.25米)。
(五)掷球入界线:应在比赛场地外、在记录台和球队席区域对面标出两条小线,其外沿距端线内沿的距离为8.325米。换言之,这两条小线应与三分线弧顶平行。在比赛最后两分钟以及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如果已准予应在本队后场发球的队一次暂停,那么暂停结束后,应从记录台对面的“掷球入界线”执行掷球入界,而不是目前的中线延长线。
(六)二十四秒钟:如果受其它相关规则要求,掷球入界要在后场进行,那么24秒钟装置应复位为24秒。如果受其它相关规则要求,掷球入界要在前场进行,那么24秒钟装置应按照以下规则复位:如果比赛停止时,24秒钟装置上显示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4秒,24秒钟装置将不复位,应保持原来所剩的时间。如果比赛停止时,24秒钟装置上显示的时间小于或等于13秒,24秒钟装置应复位为14秒。
修改精神与意图:1.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修改后FIBA与NBA一致或趋于一致。2.三分投篮区域的扩大,增加了三分的难度,扩大了半场防守争夺的区域,篮下将有更大的区域用来完成切入、掩护、策应等战术配合,让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3.掷球入界线的修改,让运动队在比赛最激烈、最紧张的时候,利用暂停,利用教练员的智慧,在对方最重要的区域来执行战术配合,提高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性,让比赛更具有观赏性。4.二十四秒规则的修改,缩短了受相关规则的要求,在前场掷球入界进行开始比赛的时间,加快进攻节奏与回合数。5.提前公布规则修改的相关条款,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时间段来作为缓冲和适应的时间段。
三、结论
通过对08年及10年规则修改部分的精神与意图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08年规则修改部分,主要是鼓励和提倡双方运动队研究和发展攻击性防守技战术,扩大对球权争夺的范围,同时,加大对运动员攻击性行为和粗暴动作的处罚,来提高篮球比赛的观赏性,娱乐性,更好的适应市场化趋势的要求。10年规则修改部分,在进一步提升比赛观赏性的基础上,主要是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修改后FIBA与NBA在规则上趋于一致。并在未来建立起一套全世界通同的篮球规则。广大教练员应该加强对FIBA规则修改精神与意图的领会,并将其贯穿到日常的训练当中,研究与发展与本队实际相结合的全队攻击性防守技战术体系,加强对运动员的品格教育,杜绝赛场上的粗暴动作,共同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建议
尽管这次规则的修改是历史性的,使得FIBA规则向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是结合实际本人认为今后FIBA规则的修改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调整:
(一)加大对投篮队员实用诸如踮脚等伤害动作的处罚力度。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篮球运动员因为对方动作粗暴、违反规则而受伤的占受伤原因的30.2%,居受伤原因的首位。而踝关节受伤占受伤部位的27.30%,居受伤部位的第二位。而FIBA裁判员往往在临场上只是对对方处以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这对于受伤一方是极为不公平的,建议FIBA在今后的规则修改中,明确对此类动作可以直接导致取消比赛资格,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球场上的队员攻击性的行为的发生在篮球比赛中。
(三)增加暂停次数,调整暂停时间。NBA每场比赛暂停次数为7次,决胜期暂停数NBA为3次,FIBA每场比赛暂停次数为5次;FIBA决胜期暂停数为1次。NBA暂停时间每次为1分40秒;FIBA为1分钟。在比赛激烈、比分接近的时候,暂停次数的增加,可以让教练员有足够多的机会来与对手斗智斗勇;时间的延长,可以保障队员有充裕的时间来理会教练员布置战术配合。更好的增强比赛的不确定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四)调整每节比赛的时间由现有的每节10分钟改为12分钟。这次规则的修改的一个主要精神和意图就是进一步统一现有的篮球规则,修改后FIBA与NBA趋于一致。并在未来建立起一套全世界通同的篮球规则。所以,在每节比赛时间上,很有必要作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周家骥.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和暴力行为[J].体育科研.2002.(4);
[2]曾纪荣.高校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6);
[3]王春生.高欣. 国际篮球规则改变特点及对比赛影响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
[4]褚翔.张华江.论篮球比赛中攻击性犯规行为的防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7);
[5]篮球竞赛规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6]国际篮联简报.200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