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原则初探

2009-05-13 08:34韩克善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大学语文院校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大都认为如同喝营养液,喝不喝无所谓,它与学好专业、找工作关系不大,因而没有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时下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很多,但大多“千人一面”,缺少特色。编写体系一般是以文体为主线,以文学史为辅线编排的。大多数篇章都是几十年不变的,有些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这难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学生对教材没有新鲜感,大学语文课就很难上好。所以,怎样把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教材也是关键。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依据大学语文自身的特点,编写出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本文试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合乎专业人才的心理规律。编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遵循专业人才的心理发展规律。高职院校专业的特殊性,使学生带有其鲜明的特点。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的多功能性,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淡化其弱点,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求,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篇目,选文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关注的兴趣点。文章的编排,也应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而不要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强加的标准。这样能更好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重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的培养,这对于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大学语文学科本身来说,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担负着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因此,在文章编选过程中,要注重寻找那些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学习一定量的相关文章,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创新意识的建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应专业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必须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同步,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速度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在高科技广泛应用、迅猛发展的今天,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源,扩大信息量,拓展学生视野,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适应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输入突现专业特点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该既保持语文课本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使命,又要注入新鲜血液,选文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突出其专业特点。例如,编写适合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大学语文教材,最重要的是根据外语专业特殊性选择合适的篇章。如古诗文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精练;二是文学性较强。语言精练是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对语言掌握的高标准,文学性强是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而如屈原的《离骚》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学生理解非常困难的文章就可以不选。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科技类文章都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精选,为大学语文输入新鲜血液,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也会更大一些。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以人文人本理念扩充专业学生内存。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功利的片面追求,使得人文精神之于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其迫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通过选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提高专业学生的内在修养、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其正义感,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的发展。

“大学”的本意是“大人之学”,也就是使得人的精神世界变得博大的学问。这种立足于价值性而不是工具性的大学语文理念是有助于扩大专业学生的“内存”。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人文内涵,力求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鉴赏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要突出中国语文的民族性特色,立足本国语文教育,宏扬传统人文精神,侧重审美鉴赏与人文思考。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除了以实现保存、传播和丰富人类文化遗产为使命,防止高职院校学生沦为生产和消费的机器外,还应该使之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好教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重点培养专业人才的语言交际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语文课一直都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已不再仅仅是原有意义上听说技巧的简单训练,而是要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要增加语言交际训练内容。而从毕业生反馈来的情况看,语言交际能力在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这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应该想到的。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要挖掘其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编写练习。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文选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其中不乏一些融文学艺术性和专业性为一炉的典范之作。例如,相对与管理专业来说,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鲜明地体现了“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对今天的管理者都是永恒的警示。《谏太宗十思疏》对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都有所涉及。李斯的《谏逐客书》鲜明地提出任人不论亲疏的观点,对于现代的用人观、人才的自由流动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相对于经济类专业来说,古典文学中不少古代有识之士提出要想稳定社会、巩固政权,必须要发展经济的观点,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序》中鲜明地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要充分挖掘选文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来编写好练习题。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应该如何结合专业特点编写出合乎高职院校特色的教材,一直是个引人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注重它本身的个性独立发展,但也应该向专业靠拢,为专业服务。因此,编写出合乎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是十分可行的事。当然,也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要注意“量”与“度”问题,这样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总之,只要编写者能依据大学语文自身的规律,结合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就一定能编写出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来,大学语文课程也就一定能讲出特色,教出成效,走出一条大学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新路。

参考文献:

[1]胡萍.结合专业,教出特色[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2]程红.关于北京体育大学语文公共课课程未来发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3]陈彦辉.外语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4]胡艳.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韩克善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215009)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大学语文院校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