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课堂教学探析

2009-05-13 08:34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故乡教材

马 琳

《故乡》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写于1921年。通过对故乡人、景、情的前后变化描写,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悲惨景象,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可悲隔膜,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必选的课文,历年来不乏名家的精彩讲解,同时也有众多老师对教案设计不断进行创新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故乡》这篇文章。

笔者搜集多篇名家教学实录以及有特色的课例进行梳理,希望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方面和不足之处,以便大家发扬闪光点,避免重复犯错。

笔者首先来分析比较钱梦龙、蔡澄清和余映潮三位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他们均是紧密依据文本,问题的回答都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做到有据可查,不能任意猜测。三位老师的教学又各具特色,钱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分为七类,进行一一解答,解答的过程并非钱老师一人完成,而是学生问——学生答——老师辅答或引申。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又可使谈论的内容在既定的范围之内。蔡老师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辅答,同时注重通过写作练习的过程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蔡老师的启发问中获得领悟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心得,并且练习题的训练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余老师则非常重视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还有采用多角度分析,学生自己找出妙点揣摩,老师补充,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融入文章所设情境,亲自体味作者所传达的感情。通过一字一句的品析使之前所获情感得到升华,这样的情感获得自然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三位老师的教学思路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便能一目了然。

钱梦龙老师的教学实录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注:课前让学生读文提问,钱老师在此基础上把问题分为七类)

2.讨论一般疑问;

3.讨论“回乡途中的‘我”;

第二课时:4.讨论“闰土”;

5.讨论“杨二嫂”;

6.讨论“宏儿和水生”;

7.讨论“离乡途中的‘我”;

8.讨论写景;

9.关于学习方法的小结。

蔡老师的教学实录分为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1.解题;

2.了解情节发展,划分段落,把握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分析讨论

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

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

第三课时:重点研读

《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并完成练习。

余老师的教学实录为一个课时。

重点研读“现实目睹的闰土”。

第一步:了解内容——总分概括式;朗读(注意重音、抑扬、语速)

第二步:妙点揣摩——多角度评析;

第三步:评说人物:闰土①外貌形象;②变化、经历及命运;③人物形象的含义。

余老师重点讨论了“现实目睹的闰土”,蔡老师讨论了闰土的人形象并且对景物进行了分析,钱老师所讨论的范围最为全面。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均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很好的完成了最初的教学设定,且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他们的课堂教学都十分精彩完美,展现了他们教学的独特魅力。但笔者还是看到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蔡老师的问答方式虽然对学生围绕文章中心思考问题有很大帮助,但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个体性。针对这个方面,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想做得适宜也是很难把握的。余老师的课是重点研读,试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阅读的方法,初衷非常好。但在具体课堂实践中还是有些不足,比如十分强调朗读,这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朗读的技巧上而忽视了学生融入文章情感的状态,同时余老师设计的学习阅读的方法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文章的范式,但这种固定模式必然会圈起学生思考的大门,因而更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还有钱老师在课堂上讨论了本文的方方面面,令学生的好奇心获得了满足,可是太过全面的分析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关系,缺乏明晰的概念。课堂上教师要把文章精髓尽可能展现出来,而一些次要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己搜寻答案,充分开动脑筋。

在教育战线上,许多语文教师也在为语文教学的创新做出努力。下面来看四个较具典型的《故乡》教案设计,这些基本能够反映出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模式。这四位老师对教案设计分别进行了创新,但是语文教学改革并不只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王荣生说过“课堂教学框架下,对学生文学鉴赏力的养成,目前呼声甚高,但实施甚少”,可见学生文学鉴赏力培养极其重要,但目前还需人们去摸索与总结。

先来看王汉雷的《故乡》教案设计:

第一步: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辛亥革命后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现实;领会鲁迅先生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

③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步:教法分析

第三步:学法指导

第四步: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出示目标

3.整体感知课文

4.对教材深入分析

5.归纳总结

板书:

6.布置作业

从王汉雷的教学设计可以感觉出他的朴实中又不失智慧,在基本沿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试图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归纳总结处的板书展示了教师的设计意图,十字架状的板书给学生形象的启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像十字架,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深重,像钉在十字架上。板书上部是闰土的前后变化,下部是杨二嫂的前后变化,中间突出了一个“变”字,体现了对比的写作特点,此处是教师的智慧闪光点。教案所设的三个教学目标也清楚地展现在教案设计的步骤之中,问题一:这两个人物20年前和20年后在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对我的态度几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问题二:能用课文中两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一下两个人的性格吗;问题三:20年前的故乡和20年后的故乡也不一样,画出描写故乡的主要词语。这三个问题便体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对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两个难点(第一:理解“新生活”的含义;第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解决,则是对第三个目标(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的体现。因此本篇教案设计基本做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吻合。

再来看吴超雄的《故乡》教学设计:

第一步:教材说明、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②明确作者是如何运用( 重复、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2)能力目标:

①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②能模拟运用(重复、对比 手法进行写作)。

(3)情感目标:

①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感情;

②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步:教法说明

第一课时简单回忆作者,重点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

第二课时简单回忆第一课时所讲要点,重点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

第三步:学法说明(按“听—看—想—写”的步骤进行)

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2.点明学习目标和重点,进行新课;

3.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

第五步:巩固学习

本篇设计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类,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目标呈递进状态,每一层均以前一层为基础,同时显示了学生在学习把握与理解的过程也是递进式的,符合学习的规律。问题:1.我所认识的鲁迅;2.什么是小说?小说鉴赏应注意些什么?这两个提问的解决与知识目标的要求相照应。接下来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重复”和“对比”手法,那么什么是重复和对比,运用重复和对比有什么好处和哪些注意事项呢,讲解重复和对比的含义)则解决了能力目标的要求。相比之下,情感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有所欠缺,没有充分展示文章所透露出的深切感受。由于本教案设计是重点展示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即简单回忆第一课时所讲要点,重点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因此它对全文除了人物形象的把握之外,对其他点没有涉及。本篇设计虽然对学生培养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对文本本身的欣赏与揣摩的缺乏也不免使一个遗憾。

刘刚的《故乡》教学设计,分为三个课时。

第一:教学目的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第二:三课时

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教学方法

1.传统讲学法;

2.网络资源辅助法

第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读;2.了解内容;3.解决20多年前的故事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20多年后的故事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阅读 1.网络信息的获取与学习;2.小结

本篇教案设计内容基本完成了作者所设的四个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二充分体现在教案第一课时对20多年前故事的感知以及第二课时对20多年后的故事感知中,但是另外三个目标涉及文章情感理解与把握时,教案体现较少。本篇的可取之处还有借助了网络资源,扩大了学生的接触面,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起到了一定作用。

最后来看廖艳琼的教学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电教媒体,抓住“变”来揭示作者表达的感情。

第一步:听音乐,引入情境;

第二步:听录音,感知教材;

第三步:看投影,明确主旨;

第四步:作比较,拓展思维。

本设计的第三步,抓住“变”,在对比中把景与情、人与物、形与神进行充分地展示,同时使文章的中心主旨得到突现。对音乐、录音和投影的运用,让学生感觉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简单明了地令学生产生共鸣。一幅幅清晰的人物图、景物图都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教学手段、方法的翻新,可是更需要充实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根本。本篇教学设计运用了多种方法,不能排除会造成喧宾夺主之感,笔者以为课应该上得朴实,有一定的辅助工具即可,不求多。

经过梳理,可以看到前两篇教案都提到了本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这点是十分必要的。现今有些老师随意变动教材的授课顺序,他们没有理解文章在教材中所处位置体现出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认识对教师把握文章、理解文章,更好地授课有其重要意义。

在对《故乡》课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教师作出的种种努力,但是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为目标,仍然需要时间探索与实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相信在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故乡教学实录[OE/BL].印泉初中语文网,2007.

[2]蔡澄清.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汉雷.《故乡》教案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01,(5).

[5]吴超雄.《故乡》教学设计,黑龙江教育,2005,(10).

[6]刘刚.《故乡》教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2005,(10).

[7]廖艳琼.我是这样教〈故乡〉的[J].中国电化教育,2000,(2).

[8]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王荣生.“文学鉴赏教育”定位定性—站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立场[J].宁波大学学报,1998,(4).

(马琳华东师范大学200241)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故乡教材
故乡的牵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月之故乡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从教案设计的“三点”看教学流程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