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我国的图书馆职业精神

2009-05-13 08:10
新闻爱好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图书馆职业

李 青

摘要:国内图书馆学术界最近大力提倡图书馆职业精神,笔者认为此举有点不合国情,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由从业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图书馆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图书馆上级主管部门的价值观等因素决定的,不是通过馆员个人奉献就能解决了的。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图书馆的经费、普及和馆员的职业资格制度等问题,图书馆职业精神最终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影响不大。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资格证制度图书馆法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图书馆学术界大力提倡图书馆职业精神,武汉大学的肖希明馆长认为:“中国图书馆界目前缺乏职业精神”。所谓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就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观。

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大谈图书馆职业精神有点为时过早,图书馆职业精神不简单等同于职工的个人奉献,它和图书馆职业价值观密切相关。“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是图书馆职工对事业的好与坏、善与恶进行判断的原则、标准和信念。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构成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原则、标准和信念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图书馆职业所处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图书馆上级主管部门的价值观等。”三者缺一不可,互相制约。图书馆职工的个人价值观又与图书馆职业的待遇、专业水准、单位的管理水平等息息相关。从我国目前整个图书馆存在的主要问题看,图书馆职业精神还没有合适的土壤,具体如下:

资金严重不足,生存困难。职业是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图书馆工作是个清贫的职位,这一点有目共睹。用杜定友老先生的话说,教育是老九,图书馆是老九的老九。“就是到了今天,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4%,并且政府预算下来的钱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至于图书馆行业,那就更加可怜。我国公共图书馆虽然规定由国家投资,但对经费投入占当地财政收入多大比例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并无相应的法律规定。

据调查,目前全国1/3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预算并没有明确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这给图书馆设置者行为的随意性留下了最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经费数量严重不足,且挪用严重。据统计,北京市2002年人均公共图书馆资源购置费0.94元,在全国是比较高的。陕西省图书馆,2000年的人均资源购置费是0.033元,是比较少的。据2000年统计,有756个图书馆全年没有1分钱的购书费,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8%。有144个县没有图书馆,108个县有馆无舍。

书刊价格增长过快,使公共图书馆经费雪上加霜。统计资料显示,各种书刊价格1995年与1984年相比的增长率为:中文图书18.13倍,英文原版书17.33倍,日文原版书28.77倍;中文期刊5.39倍,原版期刊6.35倍。尽管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已由1985年的4164万元上升到1995年的16788万元,增长了3.03倍,但仍然远低于书刊价格的上涨幅度。

公共图书馆经费的捉襟见肘必然导致图书馆职工个人收入的窘迫,为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一些图书馆的有限经费大都用在人员的工资开销上,如2003年甘肃省市级图书馆人员劳动报酬占总支出的5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县级图书馆人员劳动报酬占总支出的78.6%,为全国之首。但这种情况下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比,相差还是很大,只是勉强糊口而已!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马斯洛也将生存视为五需要的第一需要,在衣食解决不周的情况下,谈个人奉献无异于天方夜谭。由于图书馆职工待遇较低,高层次人才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北京图书馆1987~1991年间,“跳槽”者竟高达27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1%,35岁以下的占70%。

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严重下降。图书馆经费的捉襟见肘导致的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质量的严重下降,据甘肃省图书馆研究辅导部主任董隽统计:“2002年一年,甘肃全省有48家图书馆未购买一本新书,占图书总数的53.3%。更为严重的是,48家图书馆中,有半数图书馆连续几年未购一册新书”。靠这样的藏书质量如何能吸引读者?而公共图书馆生存的命脉就是读者,读者不认可,图书馆职工再怎么奉献也是白搭,因为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服务内容来。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子舟教授在2004年暑期组织的一项图书馆调查,发现“县城百姓不知道图书馆在哪儿的人数为31%,将图书馆等同于新华书店的人数为25.1%,图书馆在基层的形象正在悄悄消弭”。

而国外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却要好得多。如英国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广泛,有来自议会的税收和环境交通部的收入支持基金,有“公共图书馆挑战基金”,1997~1998年度,该基金提供了600万英镑的资助。同时,政府利用国家彩票收人给予图书馆以资助支持,如设立了“新机会彩票基金”(TheNew Opportunities Fund of the Lottery),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供了两亿英镑的资助,还提供了5000万英镑用于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条件的改善。

我国公共图书馆数目严重稀少。尚没从封建藏书楼角色完全蜕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休闲和教育功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起源于奴隶制社会,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城市的出现,使人口相对集中,强制免费教育的实行,使得作为社会教育机关的公共图书馆大大增多,图书馆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局面。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可以看作是工业国家对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贡献。

我国虽然早已从封建、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跨过了资本主义社会,有些东西还带有封建社会特征,比如公共图书馆数目仍然像藏书楼一样稀少。我国各地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都明确规定,文化部门是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归口管理机关,但长期以来,这些部门一直将其和博物馆统视为城市中的文化标志,没能看出公共图书馆在公民继续教育中的主流地位,结果造成我国公共图书馆数目长期以来像博物馆一样稀少,一般情况是省会城市省级一个,市级一个,条件好的区里也设一个。据2004年版《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所,约45.9万人一所公共图书馆。而国际标准是每2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的数目和藏书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农村更为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一个县一般只有1个图书馆,距国际标准就更远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目前藏书仅4亿册,人均0.3册。国际图联的标准是人均2册。

更为可恨的是,有些地方政府在市图书馆的建筑上,片面追求“大而全”的标志性建筑,城市间互相攀比,建筑规模一家

比一家大,有的不顾图书馆的地理位置,远离居民区,宁可造成浪费,也不愿意在居民密集区里建几个规模小一些的分馆。

而国外的公共图书馆则非常普及,据统计,1997年英国平均1.2万人就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是世界上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份额最多的国家。2001年的《公共图书馆标准》首次根据1964年的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法的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标准。例如,住所距图书馆不超过1英里的家庭比例、开放时间、每成人计算机数量、拒借率、馆际互借满足率、满意用户比例等。近期一份题为《投资于知识:2002年英国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报告显示,人口总计5900余万的英国拥有21150余个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也就是说平均每28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为其服务。全英国99%的公共图书馆已经上网,其中85%为宽带。文化部已拟定计划。到2013年,全英国将建立“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图书馆网点”,届时,“所有市民都能从所在社区的图书馆内免费调阅英国的任何一本图书”。

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

在我国,整个图书馆界没有严格规范的职业准入和任职资格制度。没有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作出具体规定,进入图书馆行业的标准过低,使得图书馆进人用人混乱失衡,致使图书馆界的整体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很低,职业声望很差。首先,非专业人员过多。长期以来,图书馆被认为工作简单,环境清闲,成为广大领导安置家属或子女的首选。在某些公共图书馆,无学历的工人甚至占到一半。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愿选择图书馆作为终身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知识结构比例失调。我国随着图书馆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许多图书馆,大专、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虽然已达到了比较大的比例,但是其中多为单一的图书情报人员,相关学科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人员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和加工传递信息的能力。

基层图书馆情况更加恶劣。基层图书馆职工除部分同志参加过短期专业培训外,绝大部分没有受过基本的专业训练,很多图书分类排架不科学,目录不健全或没有目录,管理混乱,读者服务工作处于传统的最低服务方式。这种低层次的服务方式给基层图书馆界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它使图书馆大批的文献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使主管领导、群众、师生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图书馆工作简单轻松,无需多少专业知识。因此,基层图书馆在资金预算时,将图书馆摆放在一个与其本身应有作用极不相称的地位。

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不但图书馆以外的人对图书馆职业的评价很低,而且图书馆职工自己对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也很低。

国外则不同。英国是最早实施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1883年成立了“图书馆员培训委员会”,并举办课程函授与讲习班,1885年,协会首次在伦敦和诺丁汉举行图书馆员资格考试,通过者才能申请图书馆职业。

英国图书馆员资格考试分为二级,通过了第一级考试方能参加第二级考试,已通过第二级考试并有3年图书馆工作经验的可以成为英国图书馆协会的会员,如果再在图书馆工作5年,并出版了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论文,则可以问鼎最高级的图书馆员资格——研究馆员。在重重严格把关下,英国图书馆职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是事业单位,长期忽视成本管理,不讲究投入产出,在人事管理上侧重于编制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级和待遇既带有政府公务员管理的色彩,又带有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管理的色彩:馆内各级负责人套用政府公务员序列,如局、处、科级等;其他人员套用科研人员序列,如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等。这样的序列和评聘方法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不少图书馆的馆长是政府从其他部门派来的,而且每个职级的人员数量也是事先由政府主管部门定下来的,职称论资排辈,不问能力高低,没有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由此导致骨干队伍特别是青年人才严重流失,队伍素质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学术水平整体滑坡,服务对象不满。

结论

总之,我国公共图书馆和国外的图书馆相差非常大,整个行业尚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职业,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力量还比较弱小,这其中我国政府的因素占很大比重。图书馆事业体现的是长期效益和潜在效益,在任期和政绩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下,官员们更喜欢那种立竿见影的投入。如北京轰轰烈烈地兴建奥运场馆,上海斥资几十亿元建了一个世界上最豪华的n赛车场。在整个行业既不能给职工提供足够的面包,又不能给他们相应的尊重,社会不认同,上级不重视,生存空间一缩再缩,留守下来的除了实在走不掉的,就是一些圣人了,君不见_些图书馆方家近几年还纷纷改弦易辙呢,更何况一些凡夫俗子!在这种内忧外困重重交杂的情况下,谈个人的职业精神实在是不切实际。它不是仅凭图书馆员个人的良知就能改变了的。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图书馆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职业写作
图书馆
我爱的职业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去图书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