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江
走进新疆昭苏县的村村落落,门上挂着“远教科技致富示范园”牌匾的农户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每逢集中播放日,这些牌匾仿佛就成了一块块磁石,吸引着附近的村民纷纷聚集过来,收看远教课件,听这家的主人讲授自己的种养殖经验。村民们普遍反映这样“上课”能听出味儿来。活学活用依托远教平台,不拘一格发掘乡土人才,昭苏县以提升广大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为出发点,丰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储备,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源头活水。
专家出乡土 觅得学用转化之钥
2007年,昭苏县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6个。对于深居“特克斯—昭苏”盆地的农牧民来说,这些站点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昭苏县远程办积极联合农、牧、科、教等部门,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科技下乡”和“技能培训”活动。但是,不断创新的学习形式和载体并未激发出基层民众持续的学习热情。“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东西新鲜,组织收看学习几乎不用动员。可热乎劲儿一过,再挨家挨户请人都请不动。现在搞活动,有时候进行不到一半,人就走得差不多了。”喀拉苏乡的站点管理员海米提的一席话道出了昭苏县远教工作在学用环节面临的困扰。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县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研讨会,并派专人到各乡村进行调研。在几个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远程办的同志特意选取了与其主导产业相关的课件组织集中播放活动,然后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播放收看效果跟踪调查。村民反馈的结果汇总后,大家终于发现了学用活动的问题所在:首先,由于知识水平薄弱,农牧民对电教片中专家的理论性讲解往往吃不透,对很多问题都是一知半解;其次,昭苏县内的地域和气候等与外地相比有较大差异,一些远教课件中所提供的农牧业知识不适用于当地的生产实际;最后,昭苏县的农技专职教师资源匮乏,每次科技下乡的讲师队伍多为临时组建,常常因实践经验不足,对具体难题不能明确作答。这些客观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让大家既听得懂又学得会呢?一封来自阿克达拉乡的学用活动反馈邮件让远程办的同志得到了启示。
邮件中,该乡的站点管理员海那尔详细讲述了当次活动的情况:活动开始前,村民们都围着一个叫刘广富的老汉,讨论明年该种点啥,咋种才能高产。刘广富是全乡有名的种植大户,别看已年过六十,可思想一点不落伍,像什么新品油葵、高产油菜都是他最早引进乡里的。这次准备放映的课件里介绍的新品种,他早在自家田里试种了。“既然这样,何不请老刘到台上结合着课件给大家讲讲呢?”于是,海那尔就邀请老刘上台给大家做讲师。结果那次播放活动的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因为刘广富讲的是多年的种田经验,不但切合乡村实际,而且增强了课件的指导性,有些村民干脆就站着听了两个多小时。
受此启发,昭苏县远程办向各站点发出了“充分发掘乡土人才”的号召。一时间,“土专家”登台讲课,成了播放活动的新气象,过去枯燥的填鸭式学用活动也变得有声有色起来。
讲坛进农家 巧配现身说法之方
乡土人才队伍的充实和完善促进了远程教育工作实际效能的发挥,提高了学用成果转化率。昭苏县根据经济效益、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结合本人从事专业项目资历等进行综合考评,从500多名上报的乡土人才中筛选出362人,建成了“远程教育农业科技乡土人才库”。县远程办还专门向上级申请了每年5万元的课时津贴,定期发放给这些“土专家”。
然而,制度上的规范和保障只是基本前提,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还亟待强化。脱胎于农牧民致富能手的“土专家”们,脑子里虽然装着先进的生产经验,但很多人一站到远教站点的讲台上就变得局促不安,讲起话来结结巴巴,心里的东西倒不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土专家”自身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懂得如何用具有逻辑性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教学经验,紧张心理导致表达不流畅。尽管县远程办也曾有针对性地开展过一些教学技能培训,但成效并不明显。
针对此类情况,远程办的同志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既然这些‘土专家站到正规的讲台上会束手束脚,那么何不打破远程教育学习场所的空间限制,把课堂从站点搬到他们的家里,搬到田间地头,也许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更深入实际、也更贴近生产的互动和共鸣。”
叶尔兰是洪纳海乡喀拉苏村的养殖大户。放牛娃出身的他,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牲畜养殖经验,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和把握也十分准确。刚被确定为远教“土专家”那会儿,叶尔兰心里很高兴,但到远教站点讲了几次课后,他就对“专家”这个称谓发怵了。“要说放牛养牛,那咱是好把式,可这一上台讲课,我嘴都直瓢,话也说不明白,急死个人了。”了解到叶尔兰的苦恼,村站点管理员跟他商量把课堂挪到他的家里。又到了活动日,闻讯赶来的村民围在叶尔兰家现代化的温室棚圈旁,一边收看《温室棚圈养殖》的课件,一边听叶尔兰介绍自己的养殖经。让人惊奇的是,叶尔兰对这种现场教学倒能应付自如,完全没有了从前的拘谨。参加活动的村民纷纷称赞:“今天这叶‘专家可真有水平。”
基地搞示范 凸显教学相长之效
“农家讲坛”的成功开办,拓宽了县远程办对偏远的农牧区群众进行教育培训的思路。在发挥乡土人才优势开展学用活动的基础上,昭苏县各乡、村相继建立起远教科技示范基地,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的科教平台。
萨尔阔布乡是昭苏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当地的村民几年都难得出山一次,信息传播的闭塞和生产模式的落后使该乡的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处于全县最低。县远程办的同志几次深入这里,对各村农牧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从1000多户居民中选出43户具有一定创业思路、又肯钻研的农户,通过远程培训、专家指导等方式,让他们先摸索出比较成形的生产经验,然后再把自家的田地作为“示范基地”,帮带周围的村民共同致富。如今,第一批43户农民的产业发展都己初具规模,每家的院墙上也都挂上了“远教科技致富示范园”的牌匾。乡里的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远程教育让咱不花一分钱,就把科技致富的门路铺到了家门前啊。”
莫音台村的低保户吐逊江是各个“科技园”的常客,在他眼里早就为今年的生产订下了新目标:“我春耕时在陈师父家学农机维修,这阵我又在和哈曼师父学砖瓦活,不但学了技术还有工钱;连冬天的计划我都做好了,我准备跟邻居学种大棚,明年一定争取把低保户的帽子摘掉。”截至目前,昭苏县通过“农家讲坛”开办各类培训400多场,受教育群众达13000多人次;通过“科技园”培养和输出懂技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仅此一项就为群众节约培训经费数十万元。
“土滋土味土专家,新村新风新农民。”远程教育以其灵活的操作模式、高效的培训机制,为一批批乡土人才打造出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以致用的实际效果。如今,“学科技、比发展”的热潮正不断激发出昭苏县各个乡村的活力。
(作者为新疆昭苏县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