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中奋进

2009-05-13 08:09
关键词:伊春市电教大爷

刘 然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永远都不会被遗忘的。这些事或激励或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生活多了一份深刻的理解。而这样一个道理,在陈剑飞看来,却是一种感悟。从事党员电教工作整十载,剑飞说,这些年来,工作的特殊性使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不敢忘却的人和事。累积下来,在脑海中竟形若一本厚厚的书,每每翻看都能从中汲取很多的“营养”,有一些被抽象为了理念,还有一些则具象成了生活。

跳槽的“煎熬”

陈剑飞原本与“电教”这两个字毫无瓜葛。他的父亲是法官,母亲是公安干警,自小就成长在“律法之家”的他,从大学自修法律直到毕业后进入伊春市检察院工作,其间似乎有一条早已设计好的人生轨迹。

由于爱好摄影,拍得一手的好照片,陈剑飞刚上班,便被分配到反贪局,于是带着相机跟随老侦查员东奔西跑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细数这段日子,剑飞认为既紧张又充实。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学会很多从工作中总结经验的技巧。

1998年3月,在到反贪局工作刚刚两年的陈剑飞面前,出现了一道关乎未来事业的选择题。当时,伊春市委组织部到检察院选调干部,因为陈剑飞有摄影基础,且综合素质好,所以准备调他到组织部电教科工作。可是,能否达到新岗位的新要求?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能否做出成绩?陈剑飞心里也没有底。或许因为骨子里就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挑战欲,抑或仅仅出于“电教”与自己的爱好不谋而合,陈剑飞最终还是踏上了这条通往未知领域的路。

一条腿刚迈进了“电教”的门槛儿,陈剑飞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本以为掌握了一定的摄影知识,学习起“移动的摄影”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可现实却告诉他,一字之差的跨度并不只是当初臆想出来的那段距离。要想两条腿都跨过去,就得不断地学。老电教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吧。可学得越深入,越感到压力倍增。看着那些“老电教”,从写脚本到后期编辑,从采访策划到具体拍摄,样样运用自如,陈剑飞有了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了老主任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一个月内,把足有齐腰高的资料都要看懂、看完。陈剑飞形容这段日子“比高考时熬得还苦”。眼看着要熬出了头,领导又来了新任务,让他到电视台干两个月。从如何调整白平衡开始,剑飞向电视台的编导们虚心求教。

都说“苦尽甘来”,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不仅让陈剑飞掌握了摄录器材及非编软件的运用,更让他深谙了这句话的含义。以至于在此后从事电教工作的十年间,他也始终将其当做一个信条默默地坚守。

“跛脚”的摄影师

电教工作,似乎注定了要与“苦”为伴。这或许与太多的典型人物都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有关。而作为电教人,要想把这些典型拍得更为鲜活,就必须让镜头离他们更近一些。陈剑飞说,拍了十年的片子,几乎每部片子都要吃点“苦”,有时甚至还会遇到“险情”,习惯了,也就不当一回事了。要说至今还留有印象的,也就那么一次。

那是1999年的夏天。伊春市委、市政府举办一年一度的机关排球比赛。由于陈剑飞个子高、身体素质好,基本功又扎实,因此自然成了“组工队”的一号主力。他也不负众望,带领球队一路杀进了决赛。但天有不测风云。决赛刚进入白热化,剑飞就在一次调整攻落地时,踩到了对方球员的脚上。

脚踝严重扭伤,按常理,只能慢慢休养。可七一将至,《女班长姚桂兰》的片子必须赶出来。一种使命感促使陈剑飞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即便是用一只脚跳,也要把脚本中要求摄录的画面拍出来。他找了条绑腿,把受伤的脚踝紧紧勒住,之后,扛起那台足有十多公斤重的贝特机一步一趔趄地就出发了。一周的拍摄工作,徒步几十公里,其间要忍受的那种苦痛只有他自己知道。剑飞说,要论苦,这本来不算最苦的一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自打那之后,他的脚踝就落下了病根。路走多了,或阴天下雨时,旧伤会隐隐作痛,自然也就总是想起这件事。

对于拍片过程中经历的“苦”,剑飞不愿多说。这种淡然源于他对电教工作的高度理解。他常常自比军人,以在战场上留下伤疤而感到光荣。剑飞说,较之于“苦”,其实他更怕“痛”。这种痛,是一种心痛。在拍摄《歪脖子支书——邓加于》时,看到主人公家徒四壁,每天除了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其余时间就都用在为村民的利益东奔西走,剑飞几次哽咽。他说,老邓的大公无私代表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他为能拍到这样的人物而感到自豪。现在,剑飞时常会把这部片子拿出来看看,而每次看都会心痛,都有很多感慨,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更夫的“烦恼”

2007年4月,常被同事们戏称作“年轻老电教”的陈剑飞接到一项任务:在一个月内,要制作完成一部有关“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的工作片。时间紧,任务重,陈剑飞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一个六人摄制组。所有工作步骤几乎都是同时进行的,这边脚本出来一点,那边就拍一点;这边脚本易稿,那边就重拍。六个人都跟上满了弦似的,一口气奋战22天,白天拍摄,晚上就改稿子,编片子,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后半夜两点多。

一次,打更的大爷找到了陈剑飞说:“你们每天加班到那么晚,真辛苦呀!”剑飞以为大爷是来嘘寒问暖,遂说:“还行,习惯了。”大爷又说:“我发现,你们这些人呀,一到晚上就特别兴奋。”听着大爷话里有话,剑飞不再吱声了。大爷接着说:“陈主任呀,我实在是陪不起了,求你了,能早点不?”由于片子的后期工作做得很顺利,因此,在随后的一周里,陈剑飞一班人都力争在午夜12点前下班。

片子快杀青时,还出了件趣事。当时,陈剑飞正骑着自行车到电视台取素材,途经文化广场,他偶然发现了一个社区健身队正在表演。弥漫的晚霞和人们的笑容,一下感染了他。于是,他赶紧给同事打电话。老秦大哥第一时间扛起两台摄像机从楼上飞奔而下,打个车就往文化广场赶。后来,这组用于反映群众文化生活的镜头被放到了片子结尾,很好地烘托了主题。不过,只有陈剑飞知道,那组镜头为什么会留下不易察觉的抖屏瑕疵。

22天的昼夜奋战,不仅让任务圆满完成,而且片子还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赞誉,为伊春市赢得了电教中心成立19年来的第一个全省一等奖。对于伊春市电教工作来说,这个奖是弥足珍贵的。它至少说明,在制作力量毫无优势可言、财力物力又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你只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就会得到同样多的回报。

任务完成得好,自然要受到表彰。领导对陈剑飞说:“你们辛苦了!”剑飞的回答颇为有趣:“打更的大爷比我们还辛苦,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十年磨一剑,用在陈剑飞身上既贴切又有些双关的味道。可剑飞却摇头,说:“还要继续磨呀!”身为老电教,学习充电,仍旧是他每天都要坚持做的事。为了提高电教队伍的整体素质,陈剑飞提出了“每日一片”的想法,每天利用半个小时的空闲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观片、评片,学习一些优秀作品的画面拍摄和文字处理技巧。同时,他还很注重从其他的领域吸纳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将其融合到电教工作中来。尤其远教在伊春市全面铺开后,剑飞更成了大忙人,亦如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求索者。

猜你喜欢
伊春市电教大爷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酒大爷
伊春市“6.26”涉爆案件处置过程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表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周大爷终于同意搬家了
不算看
黑龙江省伊春市牛奶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