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兆南
摘要农校的教学亟需在不断改革中创新,应有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和为就业服务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农校教育 创新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农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由学科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由封闭办学向开放型办学转变,由只管培养不问出路向招生、培养、就业相结合转变。
1 办学思路创新,形式逐渐多样化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市场为中心,实行招生、培养、就业指导全程系列服务”。学校应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按大农业框架结构,探讨教改新模式,由行业学校变成区域学校,专业学校变成综合性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采取了“县校共管”、“镇校联办”、“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合作”、与“农林局共招实践生”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广开生源渠道。同时,在培养方式上,学校应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可采取学分制、选修制、岗教结合等不同形式,以满足“自主创业型”、“社会就业型”、“乡村技术员型”等不同农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满足农校学生个体发展,营造了成才的环境。
2 教学模式创新,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改革课程结构,突出能力培养,增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在教学中,学校适当减少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增加实训时间和内容,做到“理论够用,实践过硬”。实行 “四结合”原则:即学校与社会办学相结合,教学与当地农业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培养与就业相结合。
其次,实行分层次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因材施教,在教材中选择合适的课本,让农校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使每个学生能在“最近发展区间内”有所进步,改变了过去那种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多数“吃不好”的现象,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再次,改革学绩评价标准和方法,满足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传统课程评价标准只重视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的程度,考试方法以单一的结业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看似严格,却无法体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激励学生,也不能真正客观全面体现课程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此,农校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尝试,一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试方法。如《公关礼仪》课完全抛开了书面笔试,而采用现场模拟;《钳工》则采用书面考试、现场口试和综合技能操作相结合等。二是将课程评价内容分为三部分,即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章节小测验)和期末综合结业考试,激励学生加强平时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三是将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鼓励学生获得各项专业性职业资格证。
最后,可以尝试 “三包一突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为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培养有技术专长、发展专业大户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可在农校尝试“三包一突出”的新型教学模式。“三包一突出”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三包”,即农校课题组教师“包教、包管、包就业率”,“一突出”即“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体地说,“包教”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养鸡产业化生产的技艺技能,既要掌握适合本地区生产特点的常规技术,又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包管”就是该班学生的日常管理由课题组负责,班主任由课题组教师担任;“包就业率”就是学生三年毕业后,课题组人员负责给学生推荐工作单位或帮助学生自己创业。“一突出”就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新教学模式可以克服招生、培养、就业相脱节的弊端,使培养与就业挂钩,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突出了岗位能力培养,不仅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践技能过硬。
3 培养方式创新,为就业服务
农校教育应注重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特别是重视同企业对接,考察市场,了解用人单位,赢得办学的主动权。农校的学校教学改革一方面既要坚持实用性,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为用人单位服务,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方面,一是加强订单教育,二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动,共同优化课程设置。
一是大办订单教育。学校可以与各大知名企业搞好合作,开办畜牧兽医、种业科技、植物保护和农业数字化等实用专业。直接为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培养所需人才。
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让教师和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使教学更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如与农村各村委联合举办的农村发展专业,针对学员将来要担任农村干部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时分为三个能力模块,即最新农业实用技术模块、农村政策法律法规模块、农村管理模块。由于培养目标明确,完全符合用人单位需要,学生很快就能适应岗位,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农校在职业教育中占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农校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新的办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培养目标可以使农校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农校的招生就业两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