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2009-05-12 02:34周宇辰
科教导刊 2009年31期
关键词:外教文化背景跨文化

周宇辰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许多内容不是仅能通过记忆单词、短语、语法这些基本的、固化的知识能够理解的,而是要通过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在这些文化背景下,去理解这些反“格式”的词语或句子。所以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背景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不管是学习英语也好,还是学习其他语言也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到了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这时我们发现不管怎么研究语法、怎么背单词,我们的语言水平还是没有提高,究其原因,是文化差异造成的。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了高级英语这门课程。高级英语既要“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 2000)。从上面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现实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我国的高级英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法因其简便实用、易于操作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就相对减少了西方文化的学习,由此造成学生们英语水平的停滞不前。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意识到了。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怎样有效地进行西方文化学习。

2 具体内容

2.1 授课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几乎全部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们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由于过去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从最开始的英语教学中就存在着误区。教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沿袭了以前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期的积累,造成了忽视文化学习的状况。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们掌握的只是孤立的、残缺的知识点,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增加文化学习在课堂上的分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个全面充分的认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教学方法应改变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上,出现了上课讲语法,下课背单词的现象,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重要作用,进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教学在总课程中的分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系统的、详细的介绍西方文化的发展,以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们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认识,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相互结合,同步提高,而且要通过实践交际来巩固和提高。

2.3 加强非语言交际的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手段。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要动用表情、语调、气温、颜色、动作、环境、气味、服饰等等内容进行沟通,这些除去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我们称之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在长久以来的外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非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非语言能力的培养,那么这个教学就是不完全的、不成功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缺乏实际交流能力的。

例如在交谈过程中,西方人在说话过程中希望倾听者直视自己的眼睛,且在倾听过程中一直看着自己,认为对方是在认真的倾听,是对自己的尊重;而在中国,大家一般认为一直盯着别人看是不太礼貌的。还有比如西方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会拥抱对方或亲吻女士的手,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妥;而在中国双方第一次见面时,最多握个手来表示友好,拥抱和亲吻被认为是十分不当的行为。如果我们在不了解这些“内情”的情况下会面,就会产生很多误会。所以非语言能力培养在语言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加强这方面内容的训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实际交际水平。

2.4 正确利用外教资源

目前很多院校都有外教在校任教,外教是一个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和我们本国的老师,缺少对外国人和外国语言的感性认识,这样学到的语言有点脱离实际的感觉。因此外教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学生们可以面对面的和他们交流,直观的感受到外国人是怎样说本国语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到一些细微的东西,但往往就是这些细微的东西,就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对于外教的课,学校应给与其一定的自由,让外教老师自由发挥,不能完全效仿中国老师授课的方式,在外教的课堂上可以做一些游戏,或走出课堂,到外面去,这样能制造出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学校还应尽量安排外教做一些讲座,讲一下本国的人文,这样更多的同学就能近距离接触到外教了,毕竟学生们不能全部和外教有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机会。学生们通过与外教近距离接触,直观的感受到外国人是怎么“说话的”,这样便能感受到这“话”到底怎么说。

2.5 让学生多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相对很少,所以仅靠课上来提高外语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积累知识了。因此,老师应多给学生们推荐一些好的资源,例如:广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时事评论、英文电影等,这样学生们在休闲娱乐之余,英语交际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也提高了文化素养、拓宽了视野。学校还应该专门提供一个地方,做为“英语角”,让学生们有地方交流,学生们在这里用英语进行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也提高了英语水平。通过平时这样一点一滴不断地积累,学生们外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3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与西方社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因此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而易见了。随着交往的深入,发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我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会。因此,人们对于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正确、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交际能力的人才,才能跟得上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1):90~92.

[2]云贵彬.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

[3]周正平.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今日科苑,2009(4):227.

[4]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5]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6]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8(6): 121~123.

[7]严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外教文化背景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外教新词堂
哈哈镜
哈哈镜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