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山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 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激发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有用数学的需要。
例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之前,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认识千米,而是带着学生来到了学校的操场,进行了实地测量。对于比较近的距离,告诉学生可以用米做单位来测量,学生量好以后,我又问:要想测量班庄到学校这两地的距离,我们应该怎么测量,还用米做单位好不好呢?如果不好,那么用什么单位好呢?这时在生活中学生便有用数学的需要,认识到学习了这节知识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因而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二、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有工作的动力源于兴趣。通过实践表明:在学习中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比那些不愿意学而勉强学习的儿童更为积极,更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也更好。针对小学生喜动不喜静的心理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乘法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那些粗心大意,做题正确率不高的同学,开办“小诊所”,并请几名学习好的同学做“小医生”,专门负责“对症治疗”,或者组织同学“结对子”实行“我出题,你来做”“我们一起手拉手”等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通过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想一想等方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调控手段,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以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后,我让学生用米尺采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从而求出教室的周长,有组织学生测量了教室的门和窗户的周长各是多少……在这些数学环境中,使学生明白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中,从中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在数学环境中产生了喜爱数学的情感。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良好的性格
人的性格伴随人的一生,所以,从小应培养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性格。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思考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另外,还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从多种途径中寻求问题答案,找出最佳方法,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坚韧不拔的性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