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敏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课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的道理这一顺序叙述。用事实简洁清楚地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从中获得理性认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本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开课就亮出本课要说明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抓住关键词“谁”“别人的长处”初步了解这一道理的意思,再回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中,紧扣关键词句,通过事实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道理的含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设置了坡度,使重、难点更易突破。结课时,设计了多角度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加深、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
1?郾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郾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郾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优点和矛的进攻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请看课文插图,回答问题:图画中画的是谁与谁?(发明家和他的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手持矛和盾在比赛。)认真观察图中的矛和盾,说一说:什么是“矛”,什么是“盾”?“集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自由读课文,弄清课文分几个部分,各个部分讲了什么?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郾读准生字字音。
2?郾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可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记字,如持和挂、炮和抱、神和伸等。
3?郾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郾指名读学过的生字、词。
2?郾回顾课文,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重点切入,初步理解道理
1?郾屏幕显示句子:“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郾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郾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填空:这句话中的“谁”指的是______,别人指______和______,它们的长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集于一身指将两者的优点______。
4?郾教师小结并引出下文的学习:坦克是如何将矛的进攻优点与盾的自卫优点合二为一的?一起来阅读理解坦克诞生的过程。
三、依序讲读,理解内容
(一)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郾以读代讲第1自然段,明白大意。
2?郾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讨论:发明家产生了一个什么想法?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联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等句子,理解“难以招架”。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左抵右挡”。)
“盾大得像个铁屋子”好在哪里,不好在什么地方?(盾大得像个铁屋子,达到了自卫的目的,但却不能进攻了。)
为什么说“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你能举例说说吗?
3?郾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发明家想到了用什么办法解决铁屋子不能进攻这一问题?(要点:①铁屋子上要有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②铁屋子得会跑,要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教师小结:发明家将盾自卫的长处与矛进攻的长处合二为一,于是,坦克诞生了。
4?郾熟读第一部分,再次体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可指名读、分组读、教师引读)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郾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坦克是如何大显神威的?(多媒体展示坦克在战场上进攻与自卫的场景,辅助理解。)
坦克为什么能成为胜利者?(坦克将矛与盾的长处合二为一,既能进攻,又能自卫。)
2?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表现出坦克在战场上显神威。
四、照应开头,再次明理
1?郾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屏幕再次显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郾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思考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也说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六、回归整体,加深感悟
引导学生多角度复述课文。如自己就是发明家,谈发明坦克的过程;把自己想象为坦克进行自述;自己是发明家的朋友,介绍发明家发明坦克的经历等。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附小
◇责任编辑:刘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