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五”以来,文山州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规模办学,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全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文山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基本情况
文山州于2001年实施了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通过调整,全州中小学布局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和合理利用。2009年,全州普通中学由2001年的148所调整为157所,增加了9所;小学由2001年的2 453所撤并调整为1 674所,调减779所,其中教学点由2001年的2 195个撤并为1 532个,撤并校点663个。总体上来看,调整力度较大,小学资源不断整合,实践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日渐突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部分学校的撤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以集中,优势学校得以做强做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承载能力逐步提高;经费投入加大,学校教学及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二是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拆点并校的实施,逐步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班额过少、师资不足的问题。撤并后,学生集中学习、教师集中教学,教师编制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教师由偏僻的教学点并入规模较大、条件更好的学校,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调动。三是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对于教学点的学生来说,能够进入较大较好的学校学习,除了能享受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师资条件外,还拓展了与外界的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今年以来,文山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机遇,坚持近期、中期按照“三集中”(即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集中,小学向村委会集中)的原则,远期按照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两集中”原则,充分考虑小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对学龄人口规模和学校布局的影响,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编制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二、主要做法
1?郾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同城区孩子一样接受平等、优质的教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也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为确保全州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协调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为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同时,工作实施过程中,各县、各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工作合力,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
2?郾科学规划布局,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做好学校布局规划是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首要前提。文山州始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规划思路,以县为单位,科学预测20年后人口变化和生源变化趋势,统筹规划,注重效益,分类推进。在制定规划和布点设置上注重处理好4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以条件定发展,同时又努力创造条件,确保布局调整工作的稳步进行。二是处理好目标任务与调整重点的关系。各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当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高速目标,将调整重点放在农村,主要是调整规模小、效益差的学校。三是处理好规模与速度的关系。在结合考虑学龄人口的高峰期、相对稳定的办学规模,以及小城镇建设发展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前提条件下,确定切实可行的布局调整速度。四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充分考虑适用、够用、耐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校园建设的规模和标准,一次规划,分期分批实施。
3?郾多方筹集资金,统筹建设项目,加快校舍建设步伐。要实现中小学布局调整“收缩校点,集中办学”的目标,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加之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全州中小学校舍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底,全州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边境“国门学校”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等专项工程,共投入资金3?郾4亿元,开工建设1 657个单体项目,开工面积37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项目590个,竣工面积14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巩固“普九”成果,顺利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工作打算
虽然文山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完成规划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一是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制约。二是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面和补助比例较低。三是思想认识尚未完全统一。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继续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广开筹资渠道,努力加大教育投入,为全面完成全州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议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费补助面和补助标准。
(本组稿件由云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提供)
◇责任编辑矣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