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教育疏导

2009-05-11 08:52钱雅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中学生群体个体

钱雅文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因此,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副作用,对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一、中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上网从众。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假如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游”的话,会被同学们说成“白痴”、“低智商”。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争先恐后地上网“冲浪”,玩“游戏”,以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

消费从众。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追星从众。中学生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至于本来没多大兴趣去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被视作“异类”,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某些后援会中,他们对明星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恋爱从众。有的同学看见自己的好朋友交上了异性朋友,要是自己不找一个,就感觉自己特没本事,缺乏魅力。强烈的竞争心理和自我表现欲望使他们不甘落后。

作弊从众。一些中学生为了使自己成为作弊团体中的一个彻底的“自己人”,使同学们相信自己时刻站在他们一边,是其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别人作弊时,自己也赶快作弊,积极和同学们保持一致;或为义气关心同学,关键时刻“拉”一把;或主动帮助同学作弊,以求博得同学好感。

二、中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中学生从众现象的产生与群体特点、个体特点都有关系。

从群体特点看,群体的一致性越强、规模越大、群体成员的威信越高,个体就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个体来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不愿被视为越规者。为了避免偏离群体而失去安全感,遭人讨厌、嫌弃,就参照周围的情况行事,遵从群体的意愿。

从个体特点看,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知识经验等因素都有关系。越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越容易从众。我国青少年从众现象的广泛存在有其主观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特殊的社会转型、特殊的群体生活环境、以及特殊的心理发展等原因。

1.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保守性,只热心于守常,不敢冒险、冒尖。强调为人要自容于世,要与世俗融合,不可孤高傲世。我国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入境随俗”,“遇事随和”等。这些观念逐步形成了遇事从众的心理。

2.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从众的影响

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经济、文化和道德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加上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各种文化流派呈现,多元的价值文化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的支点,复杂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价值体系的底线。此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特别是自己群体中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就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标准。在信息化浪潮下,从众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成才的需要。

3.青少年特殊群体生活对其从众的影响

青少年阶段属于求学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这一群体中。青少年群体对个体的从众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这一群体属于同辈群体,在个体的社会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共性强。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其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心里共容性强以及共同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心理共振。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相似性极强的相对封闭的同辈群体中,在无所不在的群体压力和群体互动情境下,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其从众的影响

家长作为过来人,常常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对青少年提出比较高的要求,目的是希望青少年少走弯路。但是,年轻人在受到成人和同龄伙伴的矛盾影响时,往往选择同龄伙伴的标准,这主要是由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引起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理论知识、思维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认知上存在模糊性,认识问题简单片面,往往只凭直觉的心理体验,不去仔细考虑自己言行的动机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心理特点,容易使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和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

三、中学生从众心理教育疏导策略

从众心理具有双重属性。积极因素在于,它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群体的、社会的规

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但从众也有许多消极因素,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由此,我们应该在肯定青少年群体的主流都是追求进步、热爱真理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地开发利用它,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1.创设友好向上的集体气氛和积极健康的舆论,用集体矫治从众心理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要重视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特别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一个有强大凝聚力,良好的班风,正确、健康的集体舆论的班集体里,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就可逐渐增多,消极因素就难以扩散。在这样的班级里,一些不合乎社会要求的、不正确的舆论市场就会大大缩小乃至一出现就会遭到抵制,使其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教师在中学生的正常的友谊和社交活动中,对其自发形成起来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引导,使其朝着上进的方向发展;对其不良的舆论、规范,则应通过说理、说服等形式加以转化或制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规范学校秩序、环境,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导向以及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注重校容、校貌的美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学生的凝聚力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责任心。

运用心理暗示,制止消极从众。教育实践证明,对中学生中的“随大流”现象,有时正面地提出批评、要求,往往是较勉强、无效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妨可以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方法,从而达到制止消极从众,并转向良好行为的目的。

2.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求新、求异,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各种热点问题倍加关注,对现实的思考具有独到的见解。但是,有些青少年喜好把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见解建立在反感现实和偏激的论调上,以炫耀自己的标新立异,从而以讹传讹,导致群体的盲动。因此,一定要及时预测和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组织专题讨论会、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等活动,或用板报、墙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不能听之任之。对于一时有影响力的错误舆论,也不能简单地压服,最好请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给予讲解,或者通过学生干部、有威望的学生去教育和影响周围同学。

3.加强青少年群体思想教育

群体的一致性、凝聚力越强,个体所感到的从众压力就越大。利用从众心理开展德育工作,必须加强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对先进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表扬,使个体有正确的参照物,明确努力的方向。其次增强集体活动,促进群体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群体精神氛围的形成。

4.提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和思维独立性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挫折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

加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外界社会环境和适应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增强自我辨别、判断的能力。

综上,青少年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有主客观原因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有消极影响,就轻视群体生活中个体的从众心理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事实上,从众心理有利于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在无形中感到道德行为要求,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地按照这种道德要求去约束、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昱星.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学效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 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师道,2005(1).

[3]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责任编辑孙晓雯)

猜你喜欢
中学生群体个体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