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民族教育脊梁

2009-05-11 08:52杨杰军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杜郎校长班主任

杨杰军

地处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距离县城160多里,这里有令人艳羡的山清水秀,却难以带给乡民富庶的生活。多少年来,走出大山成为这里年青人奋斗的方向。

然而,蒙忠却放弃了多次调进城工作机会,自愿地留在这里教书育人。25年来,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默默地献给蒙洞学校,献给大山里的民族教育事业,方圆百里的群众都称他为“固定的校园里不流动的园丁”。

勇挑重担,满腔热情倾注山里娃

蒙洞学校在农村学校中也有民族农村的特殊性,规模小,从幼儿学前班,一年级至九年级,学校管理工作比普通农村学校更繁重,作为蒙洞学校校长事情多,完全可以不再兼任教学班主任工作。可蒙忠不仅是学校的头儿,更是教学上的螺丝钉。由于边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蒙忠先后上过物理、化学、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等科目,且都比较拿手。即使当了教导主任和校长也从没把上课和班主任工作落下,2005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学期他每周上课多达25节,任校长4年来已兼了两个班的班主任。

自2007年以来,龙胜县推广山东杜郎口教改经验,蒙忠身先士卒,首先从兼班主任的班级进行实验,大胆地把教学上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蒙忠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杜郎口教改经验,结合当前农村现状和本校实际,在学校推行节假日一律不补课,晚自修及自习课一律不讲课,平时上课老师的每节讲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让学生思考和相互讨论,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蒙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套路,避免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蒙忠的带领下,蒙洞学校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效。2008年春季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蒙洞学校的成绩不仅名列全县前茅,而且有大幅度地提升,学校的高素质人才已崭露头角,使杜郎口经验在这个边远山区生根发芽。

谋划发展,二十五年艰辛学校迎来艳阳天

蒙洞学校是龙胜县最偏僻的初级中学,也是平等乡最偏远的“大校”。过去,蒙洞学校是班车、电灯、电话“三不通”和没有街道、没有市场、没有陌生人“三无”级学校。当初这所学校仅有一幢渗水的楼房,师生的食堂只是一个简易搭建的柴棚,教师们分别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木房里,师生在煤油灯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每个星期才送来一次邮件,无线电话要在万里晴空的中午才能与外界断断续续接通,人们因此称蒙洞学校是龙胜县的西伯利亚。

现在,当你从县城乘车到蒙洞时,远远就看见楼房耸立,格外醒目的就是蒙洞学校。走进校园你会感觉到教室明亮宽敞,内务整洁,学校管理井然有序,与10年、20年前相比真是“旧貌换新颜”。可谁又能想到,当初为了给山里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蒙忠“厚着脸皮”利用寒暑假等休息时间奔跑在县有关单位和市支教队后援单位的门前屋里申述改造学校的重要性。也许是被蒙忠的精神所感动,他每次上门拜访都有所收获。据不完全统计,经蒙忠争取各种款项及物质折价累计已超过30余万元,从而大大地弥补了学校经费的不足,逐步建成了如今大山里的一所花园式学校。起初,由于不了解蒙洞学校实际情况,不少人曾笑称蒙忠是“讨钱校长”,但蒙忠并不在意,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什么都愿意做。蒙忠患小儿麻痹左腿落下残疾,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好几次在“讨钱”路上跌倒,碰上气候反常他的左腿还经常疼痛难忍。多年来,蒙忠为学校的硬件建设到底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跑了多少路,贴了多少车费,就连他本人也记不清了。很多人觉得“现在搞义务教育,校长把学校管好了就行了,何必自讨苦吃地跑来跑去搞什么捐资助学的。”蒙忠严肃地说:“我们学校因地理条件等先天不足,教师调不进,调进的不安心,受苦的是孩子。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等,更不能慢慢来,我多辛苦些,孩子们就多些快乐少些苦啊!”现在,蒙洞学校是龙胜县硬件设施最好、最齐全的学校之一,于2006年底通过了自治区“普实”验收,2007年6月通过了国家“两基”达标评估验收,2008年5月通过了自治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达标验收。

蒙忠的辛勤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他所任科目在历次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均居全县前列,先后获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类教学奖励27多次,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与赞誉。蒙忠也先后被授予县级和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导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迎“两基”先进个人、“普实”和“远教”项目迎国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光荣称号。

(责编覃敏)

猜你喜欢
杜郎校长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过骊山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感受杜郎口的“课改旋风”
我看杜郎口的课堂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