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9-05-11 08:52刘小湘郑国荣李红梅胡依琴
大学教育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刘小湘 郑国荣 李红梅 胡依琴

(注:[收稿日期] 009-02-13

[基金项目] 门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资助课题“开放式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YSK08010R)。

[作者简介] 小湘(1963-),女,湖南湘乡人,厦门理工学院教 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产业研究。)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摘 要]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提出一种开放式的乒乓球选项课课程建设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 调查了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采用信息定义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乒乓球课程教 学模式和信息特征,提出了基于“走出课堂”思想的乒乓球选项课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原则 、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乓球;专选课;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807.0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672-0717(2009)02-0037-04

一、前 言

随着体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成为了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总体趋 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提出:为实现体 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 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一项对广东省16所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中能够将课堂学 习与课后操练很好地结合的人很少(仅占 13. 21%),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课内外结合练习严重 脱节[1]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观 念的桎梏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高校乒乓球教学主要采用体育课以及学生自主课外活动相结合 的模式在校内完成,而这种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结合等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在国外,为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紧密结合,美国1913年 就成立了专门组织实施体育活动的管理机构,后来逐渐发展为运动俱乐部[2] 日 本在战后形成了必修俱乐部和自由俱乐部;德国将学校体育俱乐部与社会体育俱乐部融为一 体;欧美的学校单项体育组织同整个社会的单项体育协会联网。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已成为社 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在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各种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体 育教学 模式应运而生。部分高校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率先进行了体育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尝试,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项目,选择授课教师,确立学习目标,使学 生变被动学 习为主动参与[4] 有的高校结合“超市 ”理念,将“学习超市 ”课堂教学模 式应用于 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5] 此外,也有学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分层次构建 普通高校乒 乓球教学俱乐部,以实现其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 还 有学者提出了构建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议[7]

诸多学者的研究推动了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国内学者对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 教学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价值功能、以及实施途径、发展模式等理论与 实践的探索均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站在社会需要的角度观察、审视学校体育教学,通过乒乓球选项课教 学模式 的创新与实践,让高校体育教学从学校走向社会,引导大学生从健康的角度主动认识社会 、 适应社会,将个人的幸福、未来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责任相联系,使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 荣誉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其优势在于,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课内 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活动平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既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锻炼要求,又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真正建立起课内外、校内 外紧密结 合,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学校与社会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新体系。它实 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是一种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

二、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指导思想,离不开社会需要与体系政策影响 两方面因素。笔者所在的厦门理工学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目前与台湾多所高校和企 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在服务海西,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受到两岸人民及政府的高度关注。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为全面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努力建设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 理工科大学,助推厦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过程中,为发挥对台优势,以体为 媒,搭建合作交流平台而应运而生的。

同时,《纲要》也为笔者学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明确了方向。开放式乒乓 球选项课教学 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根据《纲要》精神和开放式办学的需要而进行的,旨在探索笔者学校 乒 乓球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途径,落实《纲要》精神和实践开放式办学理念,创新校内外结合的 乒乓球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为大学生认识社 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交往平台。

三、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体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就 在于改变大学体育从单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较为封闭的模式转为开放的、灵活的教学模 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此举拓展 了高 校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优化配置了有限的体育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 趣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重渗透相关理论知 识和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可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开发 学生 的智力,提高其感知、思维、想象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从而锻炼并造就学生稳定、健康的心 理素质,完善健康人格,以追求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这对于营造生动、 活泼、轻松、和谐的课外体育氛围,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1.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包括四个结合:一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即紧 扣课程主要目标,在诠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重视 乒乓文化的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 用学校和社区的场馆设施,为学生提供课 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乒乓球锻炼与交 流平台。三是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指的是教师及时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应用本学 科的新成果,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地方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即发挥闽台地域优势,以体为媒,加强对外交流,弘扬“国球”精 神。

2.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构建目标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构建目标包括课内与课外教学目标两个方面。

(1)课内教学目标。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在运动兴趣、运动技能、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 全面提高。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第一,让学生感受到乒乓球的乐趣,具有欣赏乒乓球比赛 的能力,并在兴趣的驱动 下,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达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第二,让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项 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具备预防和处置常见运动创 伤的能力。第三,以乒乓球项目为主要锻炼手段,通过大量相关的身体素质练习以及合理 饮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第四,通过课堂练习和教学比赛,增 强学 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使之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控制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度,在练习和比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第五,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 人,能够公平竞争,公正处事,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课外教学目标。通过课外教学,应使学生得到五个方面的提高。第一,通过组织丰富多 彩的 校内和校外乒乓球课外活动,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练为我要练。第二,让学生通过 参加富有娱乐性、实用性、挑战性的乒乓球活动,培养恒久的乒 乓球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提高学习、生活乃至生存的技巧和能力。第三,确保课 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从而更全面地发展学生体能,更有效地增进学生健康。第四,通 过课外教学,培养学生顽强拼搏、自强自信、乐观向上和开拓创新精神。第五,通过课外教 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加强社会适应和 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

3.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组织机构

为了使乒乓球运动广泛、持久有效地开展,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设置合理、关系通畅、管 理有力 的组织体系。在笔者所在学校,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体育组织,负责 组织、协调全 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直接领导学校公共体育部,公共体育部下设小球教 研室等多个教研室,由教研室具体实施教学、帮助和指导协会活动,从而构成了完善的开放 式乒乓球选项课组织机构。 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的体育工作开展机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诠释了课内外和校内外有机结合的理念,确保了开放式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形成。

4.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为: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下设公共体 育部,由公共体育部直接管理、组织和实施全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公共体育部下 设小球教研室,小球教研室具体负责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的课内外和校内外的教学、训练和 竞赛。课堂教学主要为学生提供乒乓球专项学习条件,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 育能力,为乒乓球协会培养一批技术骨干。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将乒乓球运动的知识、技能 、健身和娱乐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从 而达到会打球、看球和评球的教学目标。课外活动则积极支持学生乒乓球协会和乒乓球俱乐 部开展的各系群体活动、乒乓球代表队训练以及校内和校外竞赛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 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具体工作由乒乓球协会组织实施,学生可分层次进行体育锻炼、体 育训 练和体育竞赛,从而达到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主动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课外活动目标。 此外,为更好地传播乒乓球运动,优质地服务学生,还开通了乒乓球网络教学平台,随时帮 助 和解决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等学习和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和沟通,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乒乓球运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课内外和校内外一系列学习活动, 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质量和学生主动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完成开放 式乒乓球选项课及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目标。

四、结 语

开放式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创了新局面。课堂教 学 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外活动则实现教师由“组织管理者”向“组织服务者” 的角色转变,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加强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课外体育竞赛的方式让 竞技性和趣味性相互辉映,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此举充分拓展了体育课 程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了师生在教学 互动中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马明兵,杜邦胜.广东省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 湖北 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08-111.

[2] 佚名.美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EB/OL] http://pe.stedu.net/2007-04-14.

[3] 王春潮.浅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发展的走向[EB/OL] http://myxg.cn/2008-05 -19.

[4] 肖丰,刘革,雷铁柱,等.对商丘师院施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6-129.

[5] 卢伟基,卢澎涛.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学习超市 ”模式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6,(4):132-134.

[6] 陈卫东,周嘉民.分层次构建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俱乐部[J] 云梦学刊,2006,(3 ):134-135.

[7] 须晓东.高校实施乒乓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 体育世界•学术,2007, (11):10-12.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Open Teaching Mode

of Ping-pong Selective Course

LIU Xiao-xiang, Zheng Guo-rong,Li Hong-mei,HU Yi-qing

(Department of Common Physical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 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China)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put forward a kind of opened course construction mo de of ping-pong selective course. I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 ds of formal physical education by literature method, analyzes the teaching modeand information character of pin-pong course by statistic method. It also propo ses the principle, objective,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mplement route ofdrafting the pin-pong selective cours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going out of cla ssroom'.

Key words:ping-pong; major selective course; formal physical edu cation; teaching mode; cours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