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博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无聊,下班后的应酬很无聊,可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应酬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和无聊的“拉锯战”又开始了:吃起饭来心不在焉,干家务活感觉枯燥乏味,而看书看报、看电视和上网也都激不起你的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无聊的感觉,但我们为什么会无聊?一个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沉闷单调 所有的人都会无聊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无聊吗?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到人类感觉无聊的原因,从事单调工作的工人则给了他们启发,因为工作状态较差的工人往往会对工作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1926年,英国国家工业心理学研究院的A·赫德森·戴维斯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无聊类似精神疲劳,是由于人对流水线上精细而重复的作业缺乏兴趣所致。但工人对无聊的易感性也存在个体差异,“很多从事单调乏味工作的人并不感到无聊,而有一些人,即便从事经常变化的工作也常牢骚满腹,抱怨生活单调。”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巴尔马克,是最早在实验室环境下研究无聊产生基础的科学家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指出无聊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但同时使用三种兴奋剂——安非他明、麻黄素及咖啡因,可以减少由重复性工作导致的疲乏、注意力涣散和无聊等症状。此外,向参加测试的人支付报酬也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这说明无聊还是刺激和动力不足的复合产物。
此后,澳大利亚籍精神分析学家奥托·费尼谢尔在1951年出版的《思维的组织与病理学》中指出:“在我们不能做想做的事情,或者必须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时,都会产生无聊的感觉。”
接下来的3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无聊的研究一直断断续续。直到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名誉教授诺曼·D·森德伯尔与他的学生理查德·F·法默对无聊进行了最公认的研究。他们发明了由28个问题组成的BPS,它也是现今用于无聊研究的最完整的心理测量表。
科学家们用BPS测试人们在不同境况下产生无聊的倾向性,结果显示,几乎每个人在身处重复、单调、压抑的环境却无法摆脱时(比如排队等候时),都有过短暂的无聊情绪。
渴望刺激 外向者更容易无聊
2005年,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沃丹洛维奇等人在BPS分析中指出,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
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说是对新鲜感、兴奋感及变化的渴望。沃丹洛维奇表示:“由于渴望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入无聊之中。”
早期针对单调工作的研究也发现,性格外向的工人要比性格内向的工人更早变得口齿不清。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汉斯·艾森克就此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外向的人需要持续变换的刺激,才能达到一定的兴奋水平。而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感觉寻求量表”测试也证明,外向的人对刺激的渴望程度更高。
不过,也有研究认为,给沉闷的工作增添一些小趣味后,外向的人也能成功地克服无聊感。例如英国心理学家在1975年进行了一项研究,让32 名大学生从事拾捡和安放图钉的工作。这是一件无聊到让人麻木的任务,但相比16名内向的学生,16名外向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各种有趣的方式,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兴奋水平。
由此,沃丹济维奇从BPS测试中总结出了无聊感产生的第二个因素——由于外向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对无聊的易感性也不相同。“比如爱好广泛、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即便像僧侣那样安静地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沃丹洛维奇强调了拥有充实内心的重要,“否则,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会转瞬即逝,大脑会不断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脑对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难填,让人永远无法摆脱无聊的感觉。”
难以专注涣散的人最怕无聊苦
当你无法集中注意力时,很难对什么东西产生兴趣。为揭示这一问题,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莱尔德曾经设计过一个测试。结果发现,就连在隔壁房间打开一台电视之类的微小干扰,都会让受试者觉得听力理懈练习“很无聊”。此时,受试者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心不在焉,直到将电视的音量调至足够大,受试者随即指出这是电视的声音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莱尔德由此认为:“努力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导致无聊的主要原因。”
2003年,沃丹洛维奇等人从病理学的角度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他们所做的研究中,受试者的BPS得分还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紧密相关。他们因此认为,注意力的涣散可能激发无聊感并导致多动障碍。
2007年6月,加拿大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丹尼尔·斯米莱克等人则指出,根据对304名大学生所做的测试发现,那些健忘、注意力涣散的学生在BPS中的得分都很高。不仅如此,注意力的涣散还提高了无聊和抑郁的指数——“长时间无法集中注意力,会让人觉得从事的活动毫无意义,并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缺乏目标 消极的人难免会无聊
一位女士在放弃了当生物学家的梦想后,嫁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丈夫,生活在乏味的家庭里,因此她时常感到后悔和无聊。根据这类案例,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约翰·D·伊斯特伍德等人在2007年指出,还存在一种与注意力无关的无聊原因——“当我们迫于现实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时,会产生深刻的无聊感。”
1998年,由沃丹洛维奇等人发起的一项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说法:在受试的308名大学生中,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学生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拥有消极自我意识、找不到生活目标和陷于情感无法自拔的学生在BPS测试中的得分较高。而在1951年,澳大利亚籍的精神分析学家费尼谢尔就曾经分所说,当个体的需要和愿望受到压抑,消极的人会因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而感到无聊。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无聊是“心流”的对立物。“心流”是指人在全身心投入或沉迷于某件事时所处的忘我状态。该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认为,当一个人积极地投身于某项活动时,“心流”便会发生。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玛丽·B·哈里斯在2000年提出,经历“心流”次数较少的人在BPS测试中的得分较高。相应的,越是勇于迎难而上、积极生活的人,经历“心流”的频率越高,也越不容易无聊。
战胜无聊对手也是前进的动力
为了摆脱无聊,一些人会沉湎在吸烟、嗜药、赌博和搞破坏等有害的行为里。在过去的20年中,沃丹洛维奇发现,经常无聊的人易怒、好斗,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表现欠佳。他们患抑郁症、焦虑症、嗜药及酒精成瘾的风险也更高。这时,找到无聊情绪产生的不同根源,将有助于“对症开方”。
沃丹洛维奇指出,如果无聊源于乏味的工作,那么,可以尝试换个工作,或者通过增加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来改善工作环境。比如超市的收银员,不妨与顾客诚恳地攀谈,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工作乐趣。
如果你的业余时间总被无聊占据着,那么,不妨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是学习一些新技能。沃丹洛维奇表示,每天他都努力给日常事物增添点“佐料”,从改变上班的行车路线,到转变观察周边的视角……他说:“通过自我训练,你会发现树叶不只是绿色的,还有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只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周围的这些美,人就不会感到无聊。
美国心理学家克尔克·沃伦·布朗等人则在2003年的一篇论文中写到,无聊时是人们思考和内观的好机会,而内观训练又能帮助人们克服无聊。在美国的教育界、医疗界和办公室一族中,内观训练也越来越流行。它源于东方哲学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练习者缓慢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感觉,并让思绪天马行空地穿行于脑海。2007年2月,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就报告说,在接受为期10天的内观训练后,冥想的初学者与之前相比,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明显的改善,无聊发呆和抑郁的症状也减少了。
另外,有研究指出,电视等一些科技产品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却也阻碍了他们应对无聊的能力。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激发思维和创造力,可以有效预防无聊的发生。
一些应对无聊的方法,甚至还会无心插柳柳成荫般帮助我们治疗其他疾病。美国纽约的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正在用美沙酮对嗜药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他们发现,嗜药者的无聊程度将是判断他们康复的可信指标,如果戒毒之后能够有效地应对无聊,复吸的可能性就会微乎其微。
正如沃丹洛维奇所说的:“只要我们能从无聊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摆脱无聊的消极影响,它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股巨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