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路

2009-05-11 03:59
今日科苑 2009年5期
关键词:制种玉米

乌 科

2008年在全旗党建工作会议上,他又一次获得离退休职工干部“五好”党员的光荣称号。

当他拿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回到家后,十岁的小孙子非要看个究竟不可。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爷爷的名字,便高兴地叫了起来:“我爷爷得奖了!我爷爷得奖了!”

这一个不愿张扬名誉的人,就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不知道他一生获过多少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一直是不求名利、只讲贡献。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高级农艺师康勇武。

饥饿走上种田路

1943年,康勇武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困农家。因兄弟姊妹较多,幼年起从未吃过一顿饱饭。他亲眼看到母亲含着泪水把不满周岁的大妹送人;7岁的弟弟寄宿在好心的叔叔阿姨家;10岁时他与哥哥一起辍学,承担起种田的农活,有时还要给富人割草(畜草),以换取粮食供全家糊口。从小的饱经风霜饥饿难忍,使他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1957年考入初中后,他正好赶上1958~1960年全国食堂化,每天只有7两原粮标准的伙食,不要说年轻人,就是老太婆也填不满肚子。从此,他的脑中就多几个为什么。并下决心毕业后要上农校,要学农业知识、科学种田,让粮食增产,让全国人民吃饱肚子……

1960年,康勇武初中毕业后,按照志愿,他走进了山西省晋中农业学校。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学校宣布休学,还没学到一点专业知识的他被迫回乡务农了,年轻的心被现实击碎了。

农民的生活很艰苦,年轻的康勇武虽然尝到了不少艰辛,但得到的却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农事经验,这让他真正的了解到农业发展受阻的原因。

好运来了,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他复学回到了农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同时,他也深深的体会到没有专业知识,就不能开展科学种田,粮产也不能提高,农村面貌无法改变。他发誓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本领。两年后他以优异的学绩毕业了,从此圆了自己的“种田”的梦想。

农技推广是桥梁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没有什么创造发明,也没有做出惊天动地之事,更不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那样培育出亩产800多公斤的杂交水稻。可他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员,一心要把外地的先进经验、技术,大面积推广、提高产量、解决农民温饱。就是报着这样一个想法,他走上了30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科学种田之路。

从上世纪60年代推广农药、化肥,70年代引进良种,推广“三杂”(杂交高梁、杂交玉米、杂交马玲薯)“一抗”(抗病小麦)80年代改革耕作制度,推广间作、套种、复种,90年代改造中低产田,现在看来很不起眼,先进地区早已普及的技术。

然而在当时这是个“只见沙丘连片,不见农田一块,养牛养羊不圈,种田垒墙打堰(用土或灌木做的护田设施,防止牲畜啃吃禾苗),青稞磨后当白面,糜米就是金饭碗”的农业生产落后区,推广先进技术谈何容易,直到60年代末期,农技干部还得推广“人有厕所、猪有圈,家家有个沤肥坑”。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他和他为数不多的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波在农村牧区,走村串户的传技术、讲科学。沙区居住都十分分散,往往一天要徒步几十里,有时鞋磨破灌了砂,就干脆赤脚行走。因此,当地群众幽默地说:“远看像个掏粪的,近看才知是推广站的”。

也正是靠着这些普普通通的推广员,才硬是把一个以糜子、青稞为主,作物种类单纯、品种老化、产量低的地方,变成以55%小麦代替了青稞的高产区,亩产由几十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玉米由亩产100多公斤增加到600多公斤,引进水稻良种,推广旱育稀植,让亩产只有几十公斤提高到现在500多公斤……

现在全旗粮食单产由70年代的70公斤左右,提高到1995年的297公斤,总产由70年代最高的1979年1500万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5500万公斤,全旗人均粮食由1979年的194公公斤到1995年时,已达604公斤……这一切终于让他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梦想。

夕阳亦能发光热

1998年,已是旗农业局副局长、主任工程师、唯一的高级农艺师的康勇武,在他56岁那年为了相应旗委、政府号召提前退休。分管科技的副旗长对他的退休感到惋惜,但他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青年人。

纳林河乡政府得知他要退休的消息后,还没等上级正式批复,就邀请他为玉米制种技术指导。这是全乡第一次为山东登海种业集团承约3000多亩玉米制种,制种地块落实在十个村,几十个合作社,上千农户,南北长50多公里,东西宽也足有20公里,然而全乡没有一名能胜任的科技人员。

康勇武接受这一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因面积大又是外地组合,预约方怕泄秘,只用代号简单地介绍亲本在产地的情况,就是内行人也要根据两地纬度、海拔、无霜期以及亲本的生育期,经过推算是否适合承约方地区生长,特别是父母本错期播种更是慎至又慎,否则造成花期不遇,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因此,稍有大意就会出现问题,造成制种双方受到损。

为此,他不分昼夜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亲本在产地的情况,结合当地实际,以他多年的实践经验,迅速编写制种教材,然后逐级培训,实地指导。他跑遍了制种户,走遍了每块制种田,终于获得了亩产400多公斤种子的好收成,总产12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300万元,为制种户增收近200万元。

两年不间断的奔波,直至重病缠身,他才肯离开了制种工作。

2001年,康勇武当选为旗老科协秘书长。这个群团组织虽已成立10年,不仅党政领导知者不多,就连离退休科技人员也不甚了解,十年来既无经费又无活动场所,可说是有名无实,难怪上届会长硬是辞职不干了。面对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协助会长发展壮大组织,从而调动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的积极性。

他得知全旗不顾客观条件,大量引进玉米制种项目,结果导致双方均受损失。在这关键时刻为何不能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呢?他的想法受到老科协的赞同,也得到了旗领导的支持。说干就干,他带领3名农科人员以老科协的名义深入村社落实制种基地,事实感动了旗领导,当即拍板资助4000元作为老科协的活动经费。

2002年,已过花甲,身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他,对工作依旧充满热忱,和三位老同事一起担负起一个村1040亩玉米制种的技术服务工作。

工作也并非都那么一帆风顺。由于这个村上年制的种子未达标,预约方没有收购,导致群众思想混乱,因此,对老科协也报着一种疑虑、担心、恐惧的心理。但他们却以坦诚之心感化群众,他们看到不少制种户播种前有困难,就集资了5万元购买农膜、化肥,从而使制种户打消了顾虑,积极配合制种,连原来死也不覆地膜的老保守户也转变了思想。加之他们能吃苦、技术过硬、精心指导、措施得力、服务周到、终于获得最佳效益,制种户人均增收千元以上,受到群众的赞誉。

相反,有的制种村因毁种,造成减产,既挫伤了制种户积极性,还给政府带来许多麻烦。

在参于玉米制种技术服务的同时,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便利用业余时间,以他多年的实践经验,编著了两万多字的《乌审地区玉米制种》科普小册子,从而填补了乌审旗玉米制种30多年从未有过的玉米制种技术资料的空白,更为各级领和玉米制种户指出成功的经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甲亢未愈,2003年他又患了颈椎病,严重时走路发晕,视力模糊,右下肢麻木,颈部疼痛不止。老伴劝他说:“以后少看书写文章,秘书长也该辞退了”,他当时答应了,可过后还是“我行我素”。

基层老科协秘书长不仅是会长的参谋和助手,还要承担秘书、会计的具体工作。特别是近几年,会员人数增多,活动面拓宽,工作量也相应加大。请示汇报,上传下达,计划总结,经费开支,账务处理都是秘书长负责,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是他还是任劳任怨。

随着年龄增长,加之病魔作怪,他已难以深入农村牧区,但对建设绿色乌审依旧充满信心,他以建言献策、著书立说来发挥余热。先后撰写了《再为种子工程做贡献》、《科技人员怎样度过退休后的生活》等论文。其中有的被鄂尔多斯市评为优秀论文,有的被旗有关部门采纳。

猜你喜欢
制种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不同制种模式蚕种质量与生产效益的比较试验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杂交水稻烟后制种关键技术与应用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