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炎辉 付秋玉 杜天敏 路会鸽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5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应用B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C反应蛋白浓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高血压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
高血压是损伤动脉内皮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湍流增多和剪切应力增高易导致动脉内膜损伤,动脉壁损伤、修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总伴随有炎症反应[1],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 rotein,CRP) 是炎症时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质,是反映慢性炎症的一项有用指标。同时,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增厚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95例,男50例,女45例,年龄42~80岁,平均(62±8.7)岁,高血压病史0.5~45年,所有患者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或未经治疗,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高脂血症,排除感染、外伤、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8~79岁,平均 (61 ±11)岁。两组性别、年龄、血糖、血脂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PR测定 空腹12 h抽取静脉血2 ml,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清液,-20 ℃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有限公司。
1.2.2 颈动脉IMT测定 所有受试者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由专人操作。使用美国ACUSON128XP /10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探头频率7.0 MHz,患者取仰卧位,逐节段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和颈动脉分叉部的横轴实时二维图像,观察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颈总、颈内动脉的IMT<1.0 mm,其内膜可以不光滑,但无明显隆起斑块形成者为颈动脉正常;发现斑块和(或)颈总、颈内动脉IMT≥1.0 mm者为颈动脉粥样硬化[4]。
1.2.3 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组IMT、hsCRP、BM I、SB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与CRP的相关性 颈动脉IMT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0.345,P<0.0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血压正常者,且病变较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通过炎症机制促进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炎症可能是连接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5]。
CRP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主要由向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肝脏合成,它在正常人体含量甚微,且半衰期较短,当机体处于感染外伤炎症病变时,CRP急剧上升,是反映炎症的非特异性的敏感指标。颈动脉IMT是大血管病变的可靠的定量指标,欧洲高血压指南中将颈动脉IMT > 0.9 mm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的标志[6]。
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病变有动脉内膜增厚及纤维斑块的形成,颈动脉IMT增厚是一种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伤性指标,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是较好的无创伤、价廉的方法;由于颈总动脉位置浅表,易于暴露,且无其他脏器的遮挡和干扰,超声检查简便、图像清晰,可作为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颈动脉IMT、BMI、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与CRP呈显著正相关,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液中CRP浓度增高与颈动脉损伤、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因而在除外其他炎症反应的情况下,血清CRP的水平可间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Páramo JA,Orbe J,Beloqui O,et al.Association of age,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subjects free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d Clin (Barc),2008,131(10):361-366.
[2] 雍永宏,陆凤翔,许迪,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早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6):598-60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2-41.
[4] 李国娟,文芳.2 糖尿病患者超敏CRP 水平与IMT关系初探.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1):35-37.
[5] 李建军.炎症可能是联接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5 (1):385-388.
[6] Hayaishi 2 Okano R,Yamasaki Y,Katakami N,et al.Elevated C2 reactive protein associates with early stag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young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2,25 :1432-1438.
[8] 何明,张小梅,苑惠清.银杏叶提取物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血气的影响.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5):47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