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琦 尤东辉 顾亚军 刘照慧 杨忠武
垂体腺瘤为颅内多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 % ~15 %,由于近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一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得以广泛开展。而其麻醉处理有一定特殊性。本院从1987年2月至1997年5 月间在全麻下共施行经鼻垂体瘤切除术218例,本研究介绍此种手术麻醉处理的特点和经验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8例,男97例,女121例,年龄25~58岁,平均(39±6)岁,体质量(74±9)kg。ASA 分级П~Ш 级。其中肢端肥大症占29.4%。 乳溢症占23.5%,Cushing 综合征占11.2%。实验室检查垂体神经内分泌变化因不同类型肿瘤及不同年龄,其改变水平不同,其中催乳素分泌过多者占35.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者占17.1%。
1.2 麻醉方法 ①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 阿托品0.5 mg;②麻醉诱导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快诱导用芬太尼3 ug/kg +硫妥5 mg/kg或异丙酚1.5 mg/kg+ 琥酰胆碱2 mg/kg。慢诱导:氟芬合剂0.5~1 U,充分喉麻后经口清醒气管内插管;③麻醉维持:诱导后吸入异氟醚1~2 mac 或持续静脉推注异丙酚6~8 mg/h/kg 间以静脉注射肌松维持适宜麻醉深度;④术中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 200~400 mg 维持手术全过程,适当输血输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⑤监测无创 BP、ECG、 SPO2、ETCO2等。
2 结果
2.1 麻醉快诱导后气管插管内插管困难者有25例,多待至自主呼吸恢复后行慢诱导插管。
2.2 术中需输血者22 例,其中3例发生输血过敏反应,1例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需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才缓解。
2.3 术后拨除气管导管后,5例因上呼吸道梗阻发生缺氧而行气管插管,待病完全清醒后方才拨掉气管导管。
2.4 用异丙酚诱导并维持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10± 6) s,而用硫妥诱导、异氟醚维持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22± 5) 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前者苏醒质量高,无一例发生气管导管拨除后舌后堕等上消化道梗阻现象。
3 讨论
3.1 患者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常伴有肢端肥大症,首先面部下颌骨向前向下增大,使扣面罩下正压给氧难度增加。另外舌和会厌过度增大。声带加厚,使气管内插管较困难。建议以慢诱导为妥,选用的气管导管比常规的要小。快 诱导插管选用肌松药最好用琥珀酰胆碱。
3.2 手术需在显微镜下以鼻操作,视野很小。麻醉力求平衡,具有一定深度。若麻醉过浅,患者稍有躁动就影响术后操作。因此掌握好麻醉深度是麻醉管理是的重要环节。异丙酚是具有镇静、催眠和消除术中知晓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在此种对镇痛要求不高的手术中特别适用。
3.3 垂体瘤切除术后需防止患者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术前就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9.8%),围术期需应用外源性激素替代疗法。全麻状态下患者应激反应能力受抑制,帮应注意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输血输液过程 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由于麻醉状态下掩盖了体征,所以来势较凶,1例曾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3.4 术后拨管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 术毕由于患者鼻腔被止血纱布堵塞,上呼吸道通气受到影响,患者被拨除气管导管后需用口腔通气。故必须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才能拨管。用异氟醚维持全麻的患者,术后清醒较慢,且烦躁的发生率较高。麻醉医师往往提前拨除导管致患者上呼吸道受阻,严重的需再行插管才能保证呼吸道通畅 。而异丙酚在体内蓄积,患者苏醒迅速平稳,亦无不良反应,异丙酚还具有独特的止吐作用和镇静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