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2009-05-08 10:02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电子商务

马 强

【摘 要】 本文从介绍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根本,构建特色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进一步改革完善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

一、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发展情况

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国外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美国,各大著名院校的计算机学院均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题,计算机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主办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和专业。我国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不少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电子商务课程,力争在第一时间将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向市场。1999年,教育部批准全国4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2000年,北京大学等院校开办电子商务双学位班。2001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1年6月又批准浙江大学等13所大学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同年召开第一届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讨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批电子商务系列教材。2002年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96所,同年召开第二届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立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2006年4月,教育部正式成立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至2008年全国已有327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5万多人。

二、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虽然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很大,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普遍不高。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应用等各个方面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这就给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1、培养方向定位不清

从1999年到2008年短短9年里,已有44%的本科院校开办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但许多学校缺乏严格论证就盲目上马,对电子商务理论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培养学术型、商务型还是技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明确认识,毕业生能做什么工作、适合哪些就业岗位,对于这些问题许多高校自己也说不清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缺乏适应性和竞争力。

2、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特色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导致课程体系建设出现盲目性,与就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如何根据电子商务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优化整合,在这方面改革力度不大,往往是将技术类或商务类课程内容简单堆砌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二是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应用需求,虽然很多高校出版了不少电子商务专业教材,但常常是电子商务概论等综合性书籍层出不穷,而反映现实发展状况的电子商务实践教材却少有问世。

3、实践教学环节滞后

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校内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的使用。尽管许多高校都有专业实验室,但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模拟软件功能不完善、与企业的实际商业环境差距很大,甚至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实际应用。二是校外企业实习。很多学校虽然都有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然而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网络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等,仅仅停留在域名注册、企业信息发布等层面上,学生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较低。

4、师资队伍薄弱

各高校筹建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时间较短,许多教师从未进行过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现有师资的72%是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2],他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处在学习探索阶段,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加之许多教师本身很少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案例来源、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难以满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过去几年来,高校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面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有必要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作进一步完善。

1、明确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分析,我们将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基础性电子商务人才,他们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现代商务知识,理解商务需求,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二是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他们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善于提出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三是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他们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和发展目标,为企业制定合适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前两类人才是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的重点。因此,高校在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一定要围绕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融合与创新这一主线展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把握好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区别,根据不同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突出相应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2、构建特色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的核心,根据高校各自确定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组织编写或引进新的教材,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可分为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商务活动等基础课子模块,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专业方向课模块主要是在专业主干课模块的基础上作延伸,可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市场需求作合理的方向设定。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期望,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应模块,使学生在该方向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安排上体现认知、验证、应用、综合的特点,循序渐进,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一是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环境,建立相对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和商务活动模拟实训室等实验条件,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课程求知兴趣。二是加强应用开发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以中间件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平台,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指导学生分析系统各个环节,写出具体的创业策划书,并用实验平台提供的组件搭建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培养学生优化整合资源、发现商机的能力。三是强化企业实践实习。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能够反映岗位和职业要求的企业实习基地,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管理,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贡献,探索传统经营与电子商务模式的融合,掌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具体运作。

4、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的基础。应采取多种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一是积极扶持教师开展深层次的电子商务理论研究,引导教师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搞好研究课题,提高专业知识储备。二是鼓励教师多方位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学术理论,形成教学案例,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电子商务管理人员讲授专业实践课,提高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支持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在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打造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模式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6-2007).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徐忠,张征.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马强(1978-)女,山东济南人,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城市经济学.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电子商务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