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文
【摘 要】 本文从经济与道德的相互作用、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道德的经济价值存在的理论依据,并对道德的经济价值作了概括。认为道德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道德经济价值;道德基础;市场经济
一、道德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
1、从经济与文化、道德的相互作用来看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条件。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生活既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取向也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代西方一些“发展论”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中的思想理论、伦理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这些因素。正是在此意义上,“发展论”学者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理论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一样,构成了现代经济制度变迁的三大支柱。即使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学”,也把人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经济科学的视野。政治思想理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整合、规范和激励功能等方面。
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就是最好的说明。许多研究表明,道德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道德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在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不仅由人的数量来表示,而且也由人的素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密切相关。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回顾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曾深刻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等,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这充分说明了人的素质的改变是获取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功能就体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
二、道德的经济价值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道德不仅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所决定,而且也要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道德的经济价值。人们的经济活动不仅是“经济的力量”起作用的体现,同时也是其“内在价值的一种表达”。我们承认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利益导向的原则,但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并不仅仅只是希望获得物质利益的回报,他们同时还希望获得某种精神价值的回报。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对生活理想追求的价值观念,经济活动对人来说就显得乏味,没有色彩,除了迫于生存而不得不应付之外,难以激发热情,更谈不上奉献和追求。归根到底,这都和道德精神的缺乏有关。只有当那些人们认为值得追求的令人崇尚的东西转化为人们经济行为的动机时,才能变成人们强大且持久的行动力量。这就决定了道德的力量必然会对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作用。换言之,道德也是一种生产力。其作用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激励经济努力。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积极性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显然需要社会激励。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当然是利益上的激励。但这不意味着道德激励无关紧要。道德是一种人力资本,即主体积极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素质是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挥的内在机制。一个缺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责任伦理”精神的人,即便是有很高的个人天赋,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却可能很低;而一个具有积极“责任伦理”精神的人,即使个人天赋稍低,但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却可以很大。道德激励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协调人际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规模效益。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更重要靠的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分工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益。没有一定的伦理道德作为“基础”和“机制”,便无法建立起组织内外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特别是“市场”上的广泛信任关系。另外,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问题上也需要一定成本,这与人的利益分歧和行为的不确定性都有很大关系。
其三,影响人的精神取向、人格素质和工作态度并作为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起作用。若一个民族以“重义轻利”、“重农轻商”为精神取向,不在乎工作的经济效率和工作绩效,他们的人格素质和工作态度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其经济发展程度必定可想而知。在市场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受到相当的重视:不仅重视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运用,而且包括其意识形态上的调整与适应,从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与经济相关的工作中去,对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影响。
其四,体现在管理与信誉方面。主要表现为企业等组织的伦理。企业伦理是企业信誉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和决定因素。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把企业伦理作为立身之本,用信誉营造企业。信誉影响市场占有率,有了市场占有率,利润自然而来。对企业来说,科技的运用可以使其产生看得见的可观效益。同样,一种恰当的管理伦理思想或观念的施行和推广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其价值和作用亦无法估量。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道德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才能使道德更好地辐射和渗透于经济之中,使“道德力”变化为“经济力”,使道德与经济产生互动效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汪丁丁.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J].战略与管理,1996,(6).